在群雄逐鹿的日本战国时代,织田信长凭什么率先崛起?


在群雄逐鹿的日本战国时代,织田信长凭什么率先崛起?

织田信长

我认为信长崛起的外在要素是尾张的地理条件好,信长的起步又比较低,势力发展迅速,因而受到的内部制约要小一些。而内在要素则是信长本身的能力够强。

在群雄逐鹿的日本战国时代,织田信长凭什么率先崛起?

尾张位置

尾张位于浓尾平原,大约在本州岛的正中央,是连接西日本和东日本的交通要点,开发时间也比较早,农业和商业条件都很突出。江户时期的尾张藩是极为富庶的大藩,主城名古屋一度被誉为能和江户相媲美的繁荣都市,之后成立的爱知县至今仍是日本GDP排名前三的地区,仅次于东京都,和大阪府几乎不相上下。

在群雄逐鹿的日本战国时代,织田信长凭什么率先崛起?

织田信长的父亲织田信秀财力雄厚,曾多次对朝廷进行献金,天文十二年(1543)的那次被记载为高达四千贯的巨额献金(今川义元在同年的献金为五百贯)。天文九年(1540)伊势神宫搬迁时,织田信秀也捐献了七百贯的材木费。此外,尾张北方的美浓也是土地肥沃的农业区,当信长占领了尾张和美浓之后,织田家就已经成为全日本屈指可数的强大势力了。

除此以外,尾张还有两个少有人提及的发展优势,分别是位置适中,以及地域狭小平整,无险可守。尾张与近畿相邻,但又不属于近畿,这种位置正好适合新兴势力的崛起。近畿地区太过靠近幕府和朝廷,容易受到中央势力的干涉,偏僻地区山高皇帝远,对朝廷的离心力比较强,容易被扎根地方的豪族利益所影响。而尾张既不在中枢,又不偏远,双方的掣肘力量都没那么强,相对而言就很适合向外发展。

而地域狭小平整又无险可守,就给了信长父子统合势力、搬迁主城的条件。尾张的平整地势使得各地之间的交通往来十分便利,方便领主控制,像清洲城和那古野城的距离只有十公里左右,并且两座城都不险要,因而织田家要把主城从二城之间迁出的阻力就比其他家族要小得多。织田信秀使用过胜幡城、那古野城、古渡城、末森城当主城,信长也使用过尾张的那古野城、清洲城、小牧山城当主城,并且在打出尾张后依然保留了这一习惯,搬到过岐阜城和安土城。

主城的搬迁对于势力扩张有很大的战略作用,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军事有利的地区进行驻扎,另一方面对于新占领地区的吸纳和统治也有很大帮助。织田家的主城搬迁帮助信长较好地消化了美浓和近江,与之类似的是,德川家康搬迁主城也帮助他消化了远江和骏河。而武田、上杉、北条、毛利这些家族守着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主城,在军事和政治方面对于势力的向外发展都形成了很大阻力,主城周边的豪族始终占据着政权中枢。

关于起步低这一点,不是指信长起家只有一国,而是说他在尾张内部所拥有的初期势力很小。尾张国最初的领主是拥有尾张守护役职的斯波氏,斯波氏是将军足利氏的有力分支,世袭越前、尾张、远江三国的守护役职,织田氏原本是越前国织田庄的神官,跟随斯波氏来到了尾张,后来成为了斯波家在尾张设立的守护代(即代理守护)。

织田家在应仁之乱后分裂成了伊势守家(又称岩仓织田氏)和大和守家(又称清洲织田氏)两家,伊势守家成为尾张上四郡的守护代,大和守家成为尾张下四郡的守护代,而织田信长的爷爷织田信定出自大和守家手下三奉行之一的弹正忠家(又称胜幡织田氏)。简单说就是斯波家失去尾张国的统治权之后被织田家获得,织田家又被分支争权,分支又被分支的分支架空,而信长就来自织田家分支的分支。

在群雄逐鹿的日本战国时代,织田信长凭什么率先崛起?

问题是信长连这个分支的分支的家主都坐不稳,哥哥信广和弟弟信行都发动过叛乱,尤其是信行那一次直接拉动了手底下一半以上的人。信长先是干掉了下四郡守护代大和守家的织田信友,然后平定了兄弟的叛乱,又灭掉了上四郡守护代伊势守家的织田信贤,最后再摆平同族的堂兄弟织田信清,才总算是完全统一了尾张。

因为信长起步很低,靠着暴力手段发展壮大,因而他在织田家内部树立了独一无二的话语权,唯二可能拥有较高影响力的是帮他摆平织田信友的叔父织田信光,以及合力打败织田信贤的织田信清。结果前者没过多久就莫名其妙地死去(一说是死于信长的谋杀),后者也在对信长掀起反旗后被打败并赶出尾张。

这种起步方式加上弹正忠家较小的基本盘使得信长可以比较自由地提拔任用属于自己的人才班底,不用像其他继位大名一样太过顾及势力内部复杂的利益纠葛。加上信长的崛起速度极快,因而在利益做大后可以分封大量新的功臣家族,鼓励新进成员继续立功,这对于势力扩张是大有裨益的。

正如中国的那句古话——“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起步的基本盘越小,崛起速度越快,越有利于打破各种利害关系,摆脱旧势力的束缚,古往今来能够进行彻底革新的政权莫不如此。

当然信长能够做大,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本人能力突出。信长上台时只有17岁,但在战略方针上已经显得十分成熟,对于国内的统一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且由于起家较低,非常注意名分的获取。他在进攻守护代时把守护斯波义银接来庇护,打出平叛的旗号,而在放逐了斯波义银后又亲自上洛谒见将军足利义辉,求取幕府的认可。后来上洛时又拥护足利义昭,一路上严守军纪,对京都百姓秋毫无犯,让久糟战火牵连的京都人产生了对织田政权的好感。上洛成功后拒绝幕府的任职并马上返回领地,不过多卷入京畿的利益纠葛,放逐将军时又搬出天皇的名义,同时还非常注重维护外交信誉。可以说信长走的路就是写给战国大名们的标准教科书。

此外,信长从上台起就大力培育自己的亲信,建立了赤母衣众和黑母衣众,同时信长也不看重门第,提拔了许多出身较低的人士,而且喜欢任用各种家族中的非长子成员。这些人不但建立了许多功勋,对信长本人十分忠诚,而且建功立业自立门户的动机也比较强。

因为浓尾地区交通便利,商贾往来繁盛的缘故,信长的视野较为广阔,非常擅长吸纳学习其他大名的先进政策,同时还有所改良。军事方面信长给军队配备了三间半枪(约6.3米),比其他战国大名的平均水平高出一截,且非常注重训练和侦查。他本人经常在领地当中巡视,了解各地状况,桶狭间之战开打前信长就获取了今川义元的位置信息,并且在今川军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完成了袭击。

在群雄逐鹿的日本战国时代,织田信长凭什么率先崛起?

朝仓宗滴

朝仓家的名将朝仓宗滴曾在病故前感叹自己如果能够多活三年就可以见证信长的崛起,朝仓宗滴去世时连稻生合战都还没爆发,他如此看好信长说明信长年轻时就有相当不错的治家表现,桶狭间之战也并非偶然。很多人都感叹武田上杉缠斗太久,丢失发展机会,然而信长在桶狭间面临的是远胜自己的强敌,有些时候真的不能光是怪环境,确实就是能力不够。

在群雄逐鹿的日本战国时代,织田信长凭什么率先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日本   京都   豪族   郡守   群雄逐鹿   幕府   领主   朝廷   分支   大名   势力   将军   利益   位置   家族   织田信长   地区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