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8岁考上北大,24岁离世,为什么北大为她在八宝山办葬礼?

她18岁考上北大,24岁离世,为什么北大为她在八宝山办葬礼?

大家都知道,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这是亘古不变的,而且没有人可以摆脱死亡。但是每个人的人生确是不一样的,因为过程不一样,那么人生的色彩就不太一样。

而今天要讲的这位人物 ,她的人生也是跟绝大多数人不一样。因为她18岁考上北大,24岁离世,北大为她在八宝山办葬礼,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她这么独特呢?

她18岁考上北大,24岁离世,为什么北大为她在八宝山办葬礼?

其实这位女子就是张培祥,可能有些人听说过这位女生的经历。1979年10月6日,张培祥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市一个相当贫困的农村家庭。而且张培祥的家庭条件是非常艰苦的,父亲常年多病,母亲年幼时患过小儿麻痹症,一只手几乎瘫痪,还做过乳腺切除手术,本来就非常贫穷的家庭,这样一来更加是雪上加霜了。

而张培祥在6岁的时候开始读书,但是等到她10岁的时候,家里实在是没有钱支持她读书了。不过因为张培祥这个孩子悟性很高,而且非常聪明,读书也非常有天赋。幸好还有姑父姑母疼爱这个聪明的孩子,将她接到身边继续读书,这样使得 张培祥没有断送自己的读书生涯 。

她18岁考上北大,24岁离世,为什么北大为她在八宝山办葬礼?

张培祥可以说是那种又努力而且又聪明的孩子,因为她的读书机会来之不易 ,所以张培祥也是非常努力学习。1991年,张培祥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当地最好的高中,让全家人都非常骄傲 ,而且姑姑和姑父也是非常欣慰,因为她们的付出并没有白费。

但是等到张培祥读到高二的时候,家里真的是一分钱也没有了。虽然还想要读书,但是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所以张培祥决定辍学去打工,但是这个时候, 出现了一位改变张培祥命运的人——当时的中学校长罗定中老师。因为罗老师觉得张培祥非常有天赋,于是就找回了她,并且要资助她读完高中,甚至连大学也帮张培祥规划好了。

她18岁考上北大,24岁离世,为什么北大为她在八宝山办葬礼?

而张培祥的确是一块读书的好料子,因为在1997年,张培祥以株洲第一全省第五的成绩考入北大法学院。而上了大学之后,张培祥也一直没有松懈下来,反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在2001年,张培祥成了北大法律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之后张培祥就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她的文学成就也越来越高,先后著有《大话红楼》、《飞花读红笔记》、《红楼十日谈》、《七种乐器》等文集,还曾翻译数本外国著名书籍,并由出版社发行成为畅销书。另外她也出了一本自己的代表作 ,那么就是《卖米》,当时还有人建议收录在小学的课本上。文章描述了张培祥和母亲卖米的真实经历,描绘了湘东农民生活的艰辛不易,这些都是很真实的情感流露,让人看到都觉得很动容。

她18岁考上北大,24岁离世,为什么北大为她在八宝山办葬礼?

就是这个一个优秀的女孩子,而且她还是处于花一样的年华,但是上天却要夺走她。2003年张培祥被查出患有白血病,这样的事情真的是很难让人接受。因为张培祥童年的时候非常艰苦,努力奋斗了这么多年 ,好不容易有了一点成绩,却要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了。

艰难的条件 ,张培祥可以战胜,但是这个病魔却战胜不了了。2003年8月27日晚9时,张培祥因为白血病去世,年仅24岁。同年9月2日,北大为张培祥在八宝山菊厅举办隆重追悼会,撒贝宁到场为其致悼词。北大为一位学生在这样的地方举办追悼会,是非常罕见的。如今已是17年过去,张培祥的坟茔依然静静地躺在八宝山墓园。但是她的人物事迹和作品,会一直留在大家的心中。

注:文章原创, 欢迎转发收藏。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宝山   醴陵市   葬礼   株洲   北大   姑父   追悼会   白血病   艰苦   红楼   聪明   成绩   孩子   家庭   人生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