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硕士张天一开米粉店,董明珠认为是人才浪费,后来怎样了?

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应该干什么工作呢?或者说什么样的工作才能配得上他们的能力呢,他们又该过怎样的生活呢?


这样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想过吧,但是这样的问题该有答案吗,或者说该有社会标准答案吗,又或者说他们的生活需要满足我们的答案吗?                

北大硕士张天一开米粉店,董明珠认为是人才浪费,后来怎样了?

       


生活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过法,自己过得好才是好。


北大法学硕士毕业的张天一,毕业以后没有选择进入律师事务所穿西装打领带,反而是戴上了围裙站在了灶前,成为了米粉店的老板。


就连董明珠当初都说他这是浪费教育资源,那现在过的好吗?曾经的才华是否真的是被浪费了呢?。

       

北大硕士张天一开米粉店,董明珠认为是人才浪费,后来怎样了?

       北大法学硕士

张天一出生在湖南常德,是个吃着米粉长大的湖南伢子,米粉是他对生活最熟悉的认知。

在北大的时候,在人才济济的法学院,张天一依然是出色的,口才好,思辨能力强,是北大的十佳演说家,代表学校去参加北京市的演讲比赛,拿了最后的总冠军。

除了学习,他还是法学院研究生会的秘书长和学生会主席,这可是学校里最能锻炼人的地方了,不仅需要个人能力强,还需要人际关系的支持,能够在北大这样的地方让别人信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张天一毕业去找工作的话,这是一大优秀助力。

除此之外,他还是个热爱写作的学霸,不仅是学术论文,还有一些文艺小清新风格的作品,当时的几本大学生杂志上都刊登过他的作品。

       

北大硕士张天一开米粉店,董明珠认为是人才浪费,后来怎样了?

       

毕业后开店卖米粉,遭受网络暴击

研究生张天一选择了国际金融法专业,毕业以后都以为他会选择跨国企业的,毕竟他能力在那摆着呢,可是没想打他选择了自己创业,还是从一家米粉店开始。

2014年,张天一的米粉店“伏牛堂”开业了,专注做湖南常德的牛肉米粉,在众多米粉的品牌中,也感觉不出张天一的米粉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可是张天一的米粉就是越卖越好,慢慢的开了15家分店,直到有一天,伏牛堂震惊了所有人,他们一天就卖出了一万四千余碗的米粉,总重达到了一万斤。

伏牛堂火了,张天一也出名了,他的公司也进驻了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他成了北大创业营的青年代表,还入选了中关村的创业新生代,受到了总理的接见。

       

       

被董明珠怒斥:浪费人才

在张天一被青年人追捧的时候,董明珠在节目中却对张天一大为斥责,怒斥他是浪费人才,浪费教育资源,对不起北大的教育。

其实,这应该是当时对个人创业的一种误解,董明珠的儿子也是法学毕业,她想必也是希望张天一能够和自己的儿子一样,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进入公司或者做专业的法务工作。

但是张天一的米粉生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吃店,挂个招牌站在门口吆喝这种模式,而是通过线上线下一体的模式,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作用,2014年这还是一种新式运营模式。

张天一带领着自己的年轻团队,用最先进的模式,创造了了不起的业绩。

从最开始的一家店到后来十几家分店,100多人的团队,他们是不断成长的。

而且成功后的张天一给年轻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他的公司招聘的都是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他愿意给大家提供一个岗位,一个机会,颇有一帮少年英雄闯江湖的意思。


现在张天一的营销额已经破亿了,米粉店也能做到这样的规模,恐怕很多人都没想到吧。


       

北大硕士张天一开米粉店,董明珠认为是人才浪费,后来怎样了?

       

世间总有人是不走寻常路的,别人的优秀我们复制不来,但是努力却可以认真学习。


就像是张天一衣服上印着的“霸蛮”,我们也可以像他一样,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


我们成不了“伏牛堂”,但是当个伏牛也不错,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小吃店   常德   北大   伢子   湖南   法学院   米粉   能力强   分店   法学   硕士   儿子   模式   地方   人才   工作   专业   游戏   董明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