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世界的小创新:浅谈《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成功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以下简称《旷野之息》)的成功,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单纯是因为攀爬和滑翔系统。下面是本人一些比较浅显的看法,不代表游戏成功的全部因素。

开放世界的小创新:浅谈《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成功



1、讨巧且漂亮的画面

虽然画面并不是一款游戏成功的主要因素,但不可否认好的画面能让玩家更渲染其中,从而有了进一步玩下去的动力。

Switch的机能水平,注定做不出像《神秘海域》那样震撼的“真实系”大作。任天堂自己也深知这一点,所以采用了非常讨巧的处理方式,把《旷野之息》做成了卡通渲染风格。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来卡通渲染使用画面里的元素大大减少,这样就减轻了处理器的负担。二来这种风格不敢说独树一帜,但在当时也算比较清新亮眼。

开放世界的小创新:浅谈《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成功

可以看到地面草地几乎没有什么高质量贴图

而实际成品也足够让人满意,进入游戏后玩家会有一种看动画的感觉。会特别是黄昏前后的光影渲染,氛围感十足。而雨天前后那种阴沉、湿淋淋的感觉也很好地表达给了玩家。另外像雪山之巅的凛冽寒风,沙漠地带扑面而来的热浪等等场景。制作组会通过音乐、配色等各种手段想方设法还原。

开放世界的小创新:浅谈《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成功

雨天行人行跑回各自家里避雨

开放世界的小创新:浅谈《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成功

黄昏的光影效果堪称一绝

开放世界的小创新:浅谈《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成功

寥寥几场钢琴以及蓝色,表现出了雪山之颠的寒冷


2、精心安排的“引力”系统

每个游戏都有一个主题或者说改良方向,《旷野之息》改良的是“引力”——即如何让玩家把游戏进行下去。之前大部分开放世界作品为了照顾到剧情,不得不满世界用感叹号对玩家进行引导,这就造成玩家在游戏时被制作人牵着鼻子走的现象。而《旷野之息》的做法则有所不同,它非常注重玩家自身对游戏世界的探索体验,游戏进程非常依赖玩家自身的好奇心,游戏乐趣多数也与此有关。

开放世界的小创新:浅谈《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成功

在塔与塔之间,总是会有不少“引力源”分散掉玩家的注意力

制作组为此在游戏中设计了不少“引力点”来吸引玩家,以上图所示。像塔、炊烟、驿站、神庙、敌人据点等等这些地图上的要素,都是吸引玩家前去探索的“引力点”。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体积越大的东西,对玩家的吸引力就越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玩过《旷野之息》的朋友表示,自己本来计划去A地点,但半路经常被B、C、D等其他地方吸引,最终忘了自己要去哪的情况。

开放世界的小创新:浅谈《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成功

越大的元素,对玩家吸引力就越强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游戏内时间的变化,地图上的“引力”源也会不断变化,比如白天不起眼的神庙,因为晚上会发光的缘故,就会变得显眼,更加吸引人。

开放世界的小创新:浅谈《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成功

晚上掉落的流星,成功吸引了玩家的注意。


3、攀爬及滑翔系统

这两个系统,跟前面的“引力”系统密切相关。制作组精心设计创造了一个广阔的游戏世界让玩家驰骋,而攀爬及滑翔系统(其实还有骑马、DCL的摩托车等等)刚是玩家畅游这个世界的手段,这也是《旷野之息》有别于其他开放世界游戏的重要特征。

开放世界的小创新:浅谈《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成功

有了摩托车后,赶路快上不少

在其他开放世界游戏之中,玩家想从A点到B点,其实是需要想一下行动路线的。多数时候,玩家需要按照游戏制作组给出的路线行动,只不过这些路线可能是单条(极少数情况),或者多条。这跟现实世界里用导航软件一个意思,大家一般都挑最快路线或者不堵车的那个方案。但不管怎样,玩家只能走在路上,绝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不是剧情需要,是不可能翻越诸如房子、围栏、等障碍物的。更有甚者你前面明明有个一米高的台阶,都有可能上不去。

开放世界的小创新:浅谈《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成功

GTA5中,汽车是必不可少的移动手段

《旷野之息》则不存在这种顾虑,攀爬及滑翔系统就是为了让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只要你体力条足够长。玩家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可以这么自由地操作一个游戏角色,目光所及都能到达(地图边缘除外),不但能走着去跑着去爬着去还能飞过去。甚至很多高玩在吃透游戏后,还研究出了各类邪道BUG玩法,能开着矿车上去。这种哪都能去的惬意,正是《旷野之息》特有的气质。

开放世界的小创新:浅谈《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成功

地图上的任何地方都能到达

这种行云流水一般自由探索的感觉,正是制作组想要的,也是其他游戏不具备的。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并不是所有玩家都欣赏这个系统,很多玩家反而更喜欢找地图上的感叹号,然后依据提示再按自己想法来完成任务。像《旷野之息》这种弱化引导的做法,部分对探索不怎么上心的玩家其实get不到其中的乐趣。


4、丰富的细节

细节是为游戏沉浸感服务的,同时也能让玩家在游戏任务之余自己去发现一些有趣的地方,让整个游戏显得不那么沉闷跟死板。在细节的填充方面,《旷野之息》显然做得非常到位。下面举一个小例子,大家就能感受到制作组的用心。

下图,在哈特诺村的古代研究所,地上又划了条线。线那边的研究员工作区域,整理得非常干净整洁 。主角站的这边是普尔亚(英帕的姐姐好像是)的,满地都是纸张。

开放世界的小创新:浅谈《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成功

不要以为这就完了,再看下图。注意到没有,地上还有两条看起来比较旧的线,你想到为什么了吗。对的,这说明普尔亚的地盘越来越大,所以才会画了两条新的“分界线”。

开放世界的小创新:浅谈《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成功

游戏中类似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每次玩家在游戏的时候或多或少总能发现一些。这种跟主线完全无关,但又十分有趣的小彩蛋,可以看成是制作组献给玩家一些小礼物。同时因为有了这些细节的填充,游戏也显得更加丰满。



以上几点,私以为正是《旷野之息》成功的一些重要原因。当然,一款游戏的成功肯定不单是几个方面的作用,其他像音乐、美术、市场营销甚至时代审美等等,都能产生重要影响。更多的时候,是这一切综合作用的结果。就好像一道菜,之所以美味并不单是因为材料新鲜,调料到位,还跟厨师水平等其他因素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旷野   普尔   感叹号   世界   游戏   神庙   引力   路线   画面   手段   细节   作用   感觉   玩家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