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上的“钢铁洪流”!美军量产型驱逐舰,日军被打得头破血流

要说钢铁洪流,似乎是苏联人的“专利”,从二战的中期开始,苏军就尝到了用数量淹死敌人的甜头,所以一切武器都以简单、便宜和高性价比为主,经常一款战机或者坦克造个成千上万都不成问题。


太平洋上的“钢铁洪流”!美军量产型驱逐舰,日军被打得头破血流

苏联给各国的印象是“钢铁洪流”的大军


相比之下,美军无疑要含蓄地多,很少有大规模制造的武器,但是海军的这型驱逐舰就打破了惯例,它就是著名的“弗莱彻”级驱逐舰。

随着二战的不断推进,即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也难免会遇到资源不足的情况,相比造价昂贵、建造复杂的大型战舰如战列舰等,小型的驱逐舰不仅消耗资源少,而且建造迅速,性能不俗,完全可以胜任海军“多面手”的职责。这一切都要求这美军势必将量产一款性能最佳的驱逐舰,“弗莱彻”应运而生。


太平洋上的“钢铁洪流”!美军量产型驱逐舰,日军被打得头破血流

“弗莱彻”首舰,图片摄于1942年


“弗莱彻”级驱逐舰是美军历史上生产量最高的一款驱逐舰,总计生产数量达到175艘,也是公认的二战美军最具代表性的驱逐舰型。“弗莱彻”性能优异,各项参数均衡,无论是海上防空还是水面作战,亦或者是反潜作战“弗莱彻”都是好手。

另外,“弗莱彻”的航程通过美国在太平洋的各港口补给,可以胜任美国海军对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一切行动,所以你会看到神奇的一幕——即使是二战结束后很多年,“弗莱彻”级驱逐舰仍然在美国海军军中有着一席之地。


太平洋上的“钢铁洪流”!美军量产型驱逐舰,日军被打得头破血流

最早“弗莱彻”级驱逐舰上仍安装有127毫米舰炮


“弗莱彻”级驱逐舰是《伦敦海军条约》失效后,美军所研发的第一款专门用于太平洋作战的驱逐舰,由于条约的限制,美军不允许制造超过1500吨吨位以上的驱逐舰,直到1936年失效后,各国才纷纷突破桎梏,大力发展驱逐舰。

和日本竭力加强火炮口径不同,美国事实上在“弗莱彻”则是大力提升机动型和防空火力,轴马力从“格里维斯”级驱逐舰时期的50000匹被直接拔到60000匹。而更大的舰身和更好的扩充性都允许美军往“弗莱彻”上不断加防空火力,最初的设计“弗莱彻”仅拥有一门四联装28毫米高射机炮和六挺M2勃朗宁重机枪用以防空,不过经过不断的扩充,你最后能够在“弗莱彻”上看到两门博福斯高射炮和七挺厄利孔20毫米机炮。


太平洋上的“钢铁洪流”!美军量产型驱逐舰,日军被打得头破血流

战争后期,美军不断在“弗莱彻”上加强防空火力


二战后期,为了应对日军的“神风敢死队”,“弗莱彻”干脆拆掉了舰艏鱼雷发射管全部换装高射炮和高射机炮,成为名副其实的“防空驱逐舰”。

美军在二战对“弗莱彻”的量产可谓疯狂,由于早期技术不成熟,平均每一艘驱逐舰的建造需要花费大半年的时间,但随着美国惊人生产力在这场战争中不断放大,美军将一艘“弗莱彻”送入役仅需5个月时间。恐怖的后勤能力和军工业的无比发达也让美国有能力建造175艘“弗莱彻”级驱逐舰,用数量堆死敌人。


太平洋上的“钢铁洪流”!美军量产型驱逐舰,日军被打得头破血流

一代经典“弗莱彻”最终服役到21世纪


美军大量的驱逐舰一直使用到1971年,才正式退役解体,但仍有不少驱逐舰被贩卖到世界各地,比如日本、韩国、墨西哥等,最后一艘“弗莱彻”的除役是墨西哥海军的“库伊特拉华”号(ARM Cuitláhuac),2001年退役后经过9年的努力改造失败后,随即于2010年解体拆毁,著名的“二战神舰”正式走下历史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太平洋   特拉华   驱逐舰   量产   洪流   美军   机炮   墨西哥   苏联   高射炮   作战   日本   头破血流   美国   日军   火力   海军   钢铁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