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采纳了子午谷奇谋并派魏延率领五千精兵出军,结果会是怎样?-头条问答

如果当时诸葛亮真的接受了魏延的建议,或从子午谷出奇兵,威胁潼关和洛阳,或者魏延和诸葛亮二路同时进兵,分兵夹击,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

一,魏延得手,让魏国分兵去防御魏延,诸葛亮乘虚而入。

二,魏延被截杀,全军覆灭,诸葛亮全军而退。

三,魏延在子午谷虚张声势,诸葛亮成功出祁山。

四,诸葛亮分少数兵马在祁山吸引魏军,大部人马随魏延从子午谷进军,打魏国一个措手不及。

但不管如何,三国鼎立的局面是难以打破的。就算子午谷能成功,魏国也不一定会被攻破,战线太长,粮草供应,钱币消费浩大,何况还要防东吴偷袭,从背后进兵,那时成都就危险了。




这个命题没有讨论价值。假设的变量是不确定的。如你高考落榜了,却假设高中了会是什么情况,我相信谁都猜不了这个谜。答案很多,没有正确不正确。




三种情况呗

第一,魏延成功攻下长安,并且守住,诸葛亮出祁山与魏延会师长安。诚如是,则一举占领西凉地区,获得人口,战马资源,进可攻,退可守潼关天险,以图中原。

第二,魏延攻下长安,诸葛亮大军没有按时间与魏延会师。这样的话,魏延腹背受敌,诸葛亮救,则提前与魏国决战,不救,则魏延玉石俱焚。

第三,魏延没有攻下长安。这样那肯定是白送人头,不做讨论。




大家乐一乐就行了,当不得真。别说五千给他五万也没本事拿下长安。子午谷埋葬了多少英雄豪杰。桓温,闯王高迎祥,民国王耀武。




第一、诸葛亮不会采纳。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是先取陇右,再取关中。之所以选择陇右,我认为有这么几点,一是马超父子长年经营陇右,有一定的基础,也是这个原因,诸葛亮每次北伐都要带上马岱。二是陇右是产马之地,如果能拿下陇右,将大大改善蜀汉的兵种构成,增强军事实力,并且曹魏的战马也多产自陇右,还有一部分产自幽州、并州,此消彼长。为什么不选择关中,一是长安很难快速拿下,二是就算一时拿下,关中平原上会受到曹魏骑兵的快速反击!可以参见司马懿擒孟达的速度!

第二、从军事上讲,就算诸葛亮采纳,也基本不会成功。子午谷出口离长安最近,但也最险,毛主席给出五个字的点评,“此计太悬危”。历史上就没有成功的例子。后世闯王高迎祥在子午谷走了一遭,被明军打了个团灭,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出子午谷取得成功,条件太苛刻,基本上很难成功!




看看地图就知道不会成功的了,子午谷道全长约500里,都是群山峻岭之中的栈道,士兵带上15天的干粮、水、装备,每天行进40里12天才能走出子午谷道,到达长安城南门,抬头一看就泄气了,长安城城高沟深如何能攻下来?同时长安城周边还有魏军十万兵马,而自己所带的粮食只够维持三天。洛阳还有6万随时可以增援的骑兵,一周就能赶到长安城下,完了!这还用打嘛。而且你还不能退没粮食了,退回子午谷道的后果就是饿死。唯一的成功点就是长安的夏侯懋听到蜀兵来攻的消息弃城而逃。




不论历史上魏延是否向诸葛亮提过这种建议,我们从历史角度来看待问题,子午谷奇谋或许能成功,但只是战术层面的问题,凭借五千精兵突袭两京,没有后援的情况下,不足以对抗两京地区的魏军,就算占领两京,北伐也不会成功,魏国也不会亡,蜀国更不可能统一天下。




基本上会全军覆灭




魏延说的是一万兵怎么成了5000了?邓艾偷渡阴平带了三万多,有一万精兵,二万运粮的。最后二万都参加了战斗。搞清楚什么是精兵?魏延指精兵是只带少数粮,骑马作战,剩下的是运粮的步兵。三国蜀汉魏延“子午谷”谋略原话:“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诸葛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壻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诸葛亮)以为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魏延的战略思想,在我看是很有远见的。不明白,诸葛亮战略已经失败,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力挺他呢?在让诸葛亮多活十年,他还是赢不了……兵法之道,以正合,以奇胜,应该说行伍出身的魏延很有经验,参加了刘备很多战役尤其是收蜀战争,对蜀汉的山地战还是很有经验的。汉中到关中三条路,子午谷,褒斜谷,陇上大道,其中褒斜谷可分为淇谷和陈仓道,斜谷如它的名字,在秦岭里横亘其中,可以左右前出在,这就是为什么丢了街亭必须快速撤军回守,卡死阳平关,最好是卡死褒斜谷南口,因为守住阳平关是保住了剑门内的蜀地,丢掉汉中,而卡死褒斜谷才能确保汉中这个前进基地。很多人不明白魏延的子午谷谋略,不是偷袭作战,更不是称匹夫之勇。魏延计谋是:丞相领大军走斜谷大路迎战魏军主力,等雍凉兵力奔赴陇右,祁山,魏延再带领一万精兵出子午袭长安,然后直奔潼关。说的很清楚,魏延的终极目标是潼关,而不是长安,夺取潼关后,只要遏守潼关,就可拦腰切断洛阳与雍凉的联系,曹魏雍凉军互不统属,而且兵力分散,他们只会据守城池,决不敢冒险出战,原因很简单,在不知敌人有多少的情况,据守城池是最稳妥的办法,凉州等西部地区一旦没有关中做(粮食)依靠,投降蜀汉可能性很高。这也是为何魏延说咸阳以西可定的真正含义。魏延谋略并不是单独冒险,两军兵份二路,诸葛亮和魏延(一正一奇)趁着曹魏兵力重心在东吴,迅速夺取关中,而第一次北伐蜀汉往往具备隐蔽性,一旦打草惊蛇之后,敌人的目光重心都转移在蜀汉……这也是为什么蜀汉后期,越打越难的原因。诸葛亮一次北伐,为何能取得那么大战绩,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一次北伐失败,至到张颌的援军赶到,马谡丢街亭诸葛亮才撤的军。话又说回来诸葛亮的那些所谓战绩,难以对曹魏政权造成实质性的打击。而曹魏一旦以关中做基地,开始反击,诸葛亮必败无疑。魏延谋略就是打破这个不利因素,蜀汉的魏延如果成功夺取长安,然后和诸葛亮会师趁曹魏援军未到,夺取潼关在巩固地盘。占据关中后有了资源,蜀汉在也不用担心粮食后勤问题了。而具有关中的话,就具备秦国和汉高祖统一天下的规模。“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很多人拿魏延谋略和明末高迎祥比,真是蠢到极点,高只不过是个流窜没有地盘的一个起义军的领袖,怎么和蜀汉一个国家可比,笑死人了。别说魏延谋略危险,战争本来就是危险的,胜负很难断定!诸葛亮和魏延用兵的区别是:诸葛亮是文人(政治家),文人的区别是不敢冒险,而魏延是军事家,军人敢于冒险的。霍去病800敌后奇袭匈奴是不是风险,曹操奇袭乌巢、项羽三万骑兵奇袭彭城的刘邦(56万军队)、唐朝李靖3000奇袭突厥、成吉思汗那一次打仗不是冒险……如果这些人,他们没有实施这一计划,现在肯定有很多人会说,根本成功不了,因为后勤兵力悬殊太大等等,也会找很多种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子午   精兵   闯王   魏国   蜀汉   潼关   关中   秦岭   汉中   谷道   祁山   洛阳   奇谋   长安   谋略   兵力   问答   游戏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