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里有多少典故?这些台词背后承载的都是心酸往事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最爱的手杀菌!有人说三国杀当中最让人着迷的就是历史的那份厚重感,每一个武将的技能和台词都尽可能地做到还原。很多台词中包含的事情大多数玩家根本就不知道,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来三国杀官方的认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些武将台词中掩盖着的历史吧,各位请备好纸巾哦!

邓艾:一片忠心,换来这般天地

三国杀里有多少典故?这些台词背后承载的都是心酸往事

说真的邓艾绝对是三国中死得最冤枉武将之一了,好不容易奇袭蜀国拿下了一件大功结果转手就被反叛的钟会污蔑叛国给灭了,钟会这波操作可以说是真的骚:明明自己才是跟着姜维一起反叛的那个却还能说别人也是够够的了有木有?可怜邓艾还在做着能封官加爵的美梦就被直接一刀砍了,不过说实话刘禅是真的没担当明明还有一战之力却直接选择投降,姜维摊上这样一个付不起的阿斗也是命苦哦!

刘晔:于上不得佐君主,于下不得亲同僚,吾愧为佐世人臣

三国杀里有多少典故?这些台词背后承载的都是心酸往事

可能很多人对刘晔并不了解,甚至还有很多人以为这货是个武将,但事实上刘晔在历史上是魏国的一个谋臣,之所以不出名的原因则是他的计谋大多数都没有得到老板的采纳,在史书上关于刘晔的记载你能看到最多的就是“父不从、王不纳”。但根据后人对于刘晔计谋的分析很大一部分其实都有可行性,但没人听他的就十分难受。再加上刘晔为人比较呆板和同僚相处也不好这怎么可能留下浓墨重彩呢?

陆逊:我何以……至此?

三国杀里有多少典故?这些台词背后承载的都是心酸往事

其实对于陆逊的的一生用四个字就可以形容“功高盖主”,但说真的陆逊这一生下来还真没做什么对不起东吴的事情,陆逊的一生当中更是立功无数甚至官拜大都督之位。不过即使为东吴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晚年的陆逊还是遭到了猜忌,这也是为什么陆逊的很多阵亡语音都是和权力有关的根本原因。不过我个人感触最深的还是这句“我何以至此?”也许晚年的陆逊也感到自己这样做是根本不值得的,但世间也从来都没有后悔药这个东西,做错了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悄悄吐槽一下东吴大都督这个职业好像有诅咒一样,谁上任谁就要倒霉!)

孟获:此生得遇丞相……值了!

三国杀里有多少典故?这些台词背后承载的都是心酸往事

对于孟获来说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可能就是遇到诸葛亮了,如果没有遇到诸葛亮他还是那个犹如井底之蛙一般的山中大王,“七擒孟获”对于他来说可不仅仅是耻辱。在游戏中诸葛亮对于孟获来说既是最好的伴侣也是最克制孟获的存在,这一点上在也算是比较还原历史了。诸葛亮改变了孟获一生的命运轨迹,孟获的这句语音当中更是包含着这对诸葛亮无限的敬仰与和不舍,不知道你们对这句台词有什么看法呢?

王基:吴寇未灭,而朝野相争如此,叫我如何瞑目……

三国杀里有多少典故?这些台词背后承载的都是心酸往事

王基在历史上可不是现在这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形象,相反历史上的王基最擅长的就是军事这方面了,在历史上他平定了毌丘俭、文钦、诸葛诞这三个逆臣更是官拜侯爵。王基的一生可以说都是为了魏国能够统一(后期司马师执政),但到了他死的时候(享年72)都没能看到这一幕,反倒是后期因为司马家的原因朝堂动荡,对于一个老臣来说我相信这是很难以接受的,这句语音当中真可谓道出了王基的万般苦楚。

本期内容到此全部结束,喜欢的话记得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魏国   阿斗   东吴   台词   司马   都督   同僚   武将   典故   计谋   晚年   心酸   后期   语音   往事   事情   原因   历史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