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1 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光伏建设空间‍

(1)全球碳中和政策下光伏行业迎来发展正周期

光伏行业既有成长性的潜力又有周期性的魅力。其成长性是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而周期性则是由于政策变化、贸易战争、技术更迭所导致。

光伏行业在经历了“欧美双反”、“扩大内需”、“补贴退坡”、“单晶变革”等多次大起大落后进入了“平价时代”,在全球“碳中和”政策的引导下,迎来发展正周期。

能源结构重塑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通过改变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转而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直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研究:

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将从2019年的30%提高到 2060年的90%,全球光伏发电装机从2020年的760GW增长到2050年的140000GW,年均CAGR19%。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2)多重利好政策促进国内光伏行业发展

光伏项目建设方面,2021年5月1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对行业影响主要有四点:

(1)增加了未来五年光伏、风电需求增长的确定性。

通知总体要求中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 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按照此要求计算未来五年间光伏发电年均装机增长在 80GW左右。

(2)为2021年光伏、风电装机规模提供指引。

为完成年度非水电最低消纳责任权重,2021年保障性并网规模不低于90GW。

(3)加快推进存量项目建设,保障2021年光伏装机需求。

通知中明确指出2019及2020年各类存量项目应在规定时限内建成投产,对于超出核准(备案)有效期而长期不建的项目,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清理,对确实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应及时予以废止。

(4)户用光伏补贴超市场预期。

通知中明确2021年户用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财政补贴预算额度为 5 亿元,超过之前市场预期的 3 亿元。

按照户用光伏补贴 0.03 元/kwh 计算,2021年户用光伏装机可达到 16.7GW。

较去年 10GW 同比增长 67%。

光伏电力消纳方面,2021年5月35日,国家能源局,发改委发布了《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从2021年起,每年初滚动发布各省当年和次年消纳权重,各省按照当年权重进行考核评估,按照次年权重开展项目储备。

通知中对行业的影响主要有两点:

(1)增强了行业需求的确定性。

根据各省公布的当年消纳权重比例,可以大致推算出当地可再生能源的装机需求量。此外,要达到2025年非石化能源20%的目标,则需全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需从2021年的11%增长到16.5%左右,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的装机需求基本明确。

(2)指导新增项目的合理开发。

根据各省公布的次年消纳权重比例,可以估算出当地可再生能源并网能力,合理开展新能源项目储备,避免项目的盲目开发建设而导致的弃风弃光现象,有效降低运营商经济损失。

光伏并网电价方面,2021年6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与2021年4月9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通知中2021 年新备案项目的并网价格高于征求意见稿,有利于调动行业积极性,加速风电光伏发展。

在征求意见稿中上网电价按“指导价+竞争性配置”方式形成。即以各省规定的指导价为上限,通过竞价方式确定不同项目的上网电价,而在正式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新 建项目上网电价,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意味着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将获得高于征求意见稿的固定电价。

正式通知和征求意见稿的差别释放除了清晰强烈的价格信号,价格是引导资源配置的灵敏信号,较预期更高的以及更固定的上网电价,有利于提高电站运营商的全投资 IRR,实现更好的收益,利于调动各方面投资积极性,推动风电、光伏发电产业加快发展。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3)整县推动光伏屋顶计划引爆光伏行业

6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7月15日之前报送试点方案,试点县党政机关建筑屋顶总面积光伏可安装比例不低于50%,学校、医院等不低于40%,工商业分布式地不低于30%,农村居民屋顶不低于20%。引爆光伏圈。

截止目前,已经有超过23个省市发布整县推动光伏屋顶试点的文件。通知的发布有利于各地以县市为单位,成规模、有组织有规划的大面积推进分布式光伏的开发,成为分布式光伏最强利好。

在此政策推动下,未来分布式光伏装机在光伏装机中的占比将大幅提升,BIPV将为光伏行业带来广阔的增量市场。

2 2021H1 市场回顾:硅料价格高涨,产业链价格博弈激烈 ‍

2020年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光伏行业发展迅速,产业链各环节迎来扩产潮。

与其他各环节相比,硅料环节扩产进度缓慢,与下游硅片、电池片等环节失配严重,2021H1硅料的紧缺导致产业链价格剧烈波动,高涨的硅料价格对全行业各环节都带来巨大影响。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多因素导致硅料供应紧张。

(1)实际需求: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行业需求旺盛,全球政策向好。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预测,大多数国际市场的项目活动蓬勃发展,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制定出了碳中和目标,但是实际上还没有人能真正了解到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显而易见的起点就是大量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需求旺盛是造成硅料供应紧张的首要因素。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2)囤货心理:

硅料供应紧张的情绪蔓延到全行业,下游企业增加了囤货需求,一些海外中间商囤货放大了市场需求,硅料需求超出实际需求。

(3)库存不足:

由于2020Q4光伏单季度装机高达29.4GW,创下历史记录,抢装潮下各企业硅料库存已经消耗殆尽。2021Q1下游电站企业仍然存在大量补装需求,造成硅料企业 1 月 份交货困难,供应短缺。

(4)扩产缓慢:

由于硅料技术壁垒高,扩产周期长,一般建设期需要 12 月左右,产能爬坡需要 6 月左右,扩产速度与需求增速严重失衡,造成供给短缺。

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硅料价格从2020年底的85元/kg 上涨至2021年6月的206元/kg,涨幅高达142%。

硅片环节双寡头格局,价格传导能力强。

硅片环节行业集中度高,形成以隆基股份及中环股份为首的双寡头格局,两者市场占有率达到60%。

较高的市场集中度有助于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供应链优势,掌握定价话语权。对上游通过长单提前锁定硅料供应,对下游通过不断调价悉数传导价格压力。

在经历了硅料环节多次涨价以后,硅片环节自2月25日起开始跟涨,先后多次上调价格,M10/G12硅片涨幅均超过50%。

手握长单的硅料龙头企业从容应对原材料涨价风波,并将价格压力悉数传导至下游环节。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电池和组件端腹背受敌,价格趋势仍然向下。

过去多年来,受益于技术进步和规模化成本降低,组件价格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

对于电站投资商来说,今年组件价格不降反升,打乱了投资商的投资计划和建设节奏。

今年是全面平价的第一年,除了组件价格,投资商还要面对失去保护的上网小时数、高比例市场化交易,竞争性配置消纳指标等挑战。

各大发电集团均推迟了组件的集采招标,短期内下游需求未得到释放,组件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组件端无降价空间,电池端利润降幅较大。

由于2020年底的光伏玻璃价格上涨已经将组件厂家利润压缩至冰点,因此组件厂商只能通过减产来与上游电池环节进行博弈,压缩电池环节利润空间,受硅片端价格上涨的影响,电池端涨价意愿较强,但从博弈的结果来看,下游组件端并不买账。

经过硅片的多轮涨价以后,电池片价格依然难以向下传导,电池端毛利已经从年初的单瓦 0.2 元下降至6月的 0.03 元。

电池环节利润压缩幅度最大,毛利率从年初的23.4%压缩到了六月的2.83%。电池环节将加速出清,落后的电池产能将遭淘汰。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电池组件环节下调开工率,国内装机需求延后,海外市场超预期。

光伏产业链价格波动的传导最终将落在电站端,由于国内光伏发电已经全面实现平价上网,电站端短时间内难以接受组件价格大幅上涨,为应对高涨的原材料价格,进入 Q2以来,电池组件厂家纷纷下调开工率,国内光伏装机需求延后,2021年国内1-5 月累计光伏新增装机容量9.91GW。

与国内市场不同的是,由于海外具备较为完善的电力竞价机制,且光伏电站建设的非系统成本较低,对组件价格敏感度不高,上半年海外市场超预期,2021年1-5月组件出口量达 36.7GW。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3 2021H2 市场展望:产业链趋于平稳,全球装机高景气不变‍

进入六月以来,多晶硅价格连续四周保持平稳,七月初硅料价格出现年内首降,意味着贯穿整个上半年的光伏产业链价格剧烈波动将告一段落,下游需求将逐步回暖,全球光伏装机高景气不变。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1)需求:全球装机高景气不变国内装机需求:多重指标保障光伏装机量。

自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以来,我国碳排放目持续提升,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根据我国最新的“碳达峰”发展目标,到2030则年我国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5%,2025年要占到20%左右,年均增速约为0.8%;根据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非水消纳责任权重预期目标建议,2021年我国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电力总量中的占比可达到12.7%。

按照以上指标进行测算,预计我国2021年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55-60GW左右,其中地面平价项目约45GW(包括竞价结转、大基地及普通平价项目),分布式项目约 15GW。

国内光伏存量项目延期并网可能性不大。

其一,25 号文中明确提出对于超出备案有效期而长期不建的项目,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清理,对确实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应及时予以废止。

其二,2022年并网电价尚不明确,电价下行可能性较大,大部分光伏项目业主仍会选择年内并网;

其三,地方政府为落实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必须完成2021年保障性并网规模;

其四,部分项目考虑土地成本等问题也无法延后并网。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国外装机需求:

尽管在2021年,全球光伏市场仍然面对疫情等不稳定因素,但按照《巴黎协定》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各国仍然把控制气候变化,发展光伏等清洁能源放在重要位置,国外市场将呈现多点开花局面,预计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增长将达到160-170GW。

欧盟:

在经济衰退环境下,欧盟各国推进“绿色复苏”计划,将清洁能源作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纷纷加大清洁能源领域投资,通过发展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拉动投资,促进就业,从而刺激经济复苏,预计欧盟装机量将超过 25GW。

印度:

印度市场是亚洲地区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2020年由于疫情失控,光伏装机预计约为 8.9GW,较2019年出现明显下滑,装机量不足4GW,2021年,在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预计装机能够恢复至9GW以上。

美国:

美国是光伏装机增速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市场,2020年11月4日,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

然而随着美国大选的尘埃落定后,将重返《巴黎协定》,并设定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创建清洁能源出口和气候投资计划,促进美国成为世界清洁能源的超级大国,未来五年内美国平均光伏装机增长将达到30GW/年。

新兴市场:

包括中欧、中东、拉丁美洲、东南亚、南非等地区在内的新兴市场未来几年光伏将迎来上升期,地理条件、政策支持将使装机需求增幅较大,呈现光伏市场多点开花的景象。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2)硅料:供需紧张局面延续,预计硅料价格高位维稳。

硅料价格止涨,高位维稳。

根据 PVinfolink 公布的最新数据,多晶致密料价格为 206 元/kg,2021年以来,由于硅料结构性供需失衡,价格一路高涨,截至目前,单晶致密料涨幅达到了 145.77%。

按照最新硅料价格计算,目前硅料净利率已经高达 57%,成为今年光伏行业当之无愧最赚钱环节。

受供需紧张和市场情绪影响,预计 Q3 硅料价格将高位维稳。

Q4 随着通威 10 万吨硅料投产和市场预期对2022年产能提升的提前反应,价格将松动下滑,但降价空间有限。

由于硅料投产后还需 6 个月爬坡期才能达到满产,2022年硅料价格竞争依然激烈, 2022 年实际释放的产能包括通威、大全、新特技改产能,亚洲硅业,有效新增产能 15- 18 万吨,对应 50-60GW,预计 22 年全年光伏装机需求 200-220GW,相对于硅片的扩产速度来说硅料的扩产增幅依然是有限的,预计 2022H1 价格依然较高,2022H2 价格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但整体均价仍会高于 2020 年硅料价格,总体来说硅料在未来两年内都会是最赚钱的环节。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3)硅片:产能迅速增长,新入局者或将打破双寡头格局。

2021年硅片新增产能基本在下半年释放,硅片产能增速较大,加之上游硅料价格居高不下,预计硅片环节整体毛利率会有一定压缩。

前四大单晶硅片企业隆基、中环、晶科、晶澳,持续加码单晶硅片产能布局,同时,新入局硅片产业也持续扩大产能,在单晶硅片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如上机数控、京运通、广东高景等。

截至2021年底,仅这6家的单晶硅片产能将超过300GW,其中双寡头隆基与中环合计将达到200GW。

除此之外,包括锦州阳光、协鑫、阿特斯、天合光能等企业的单晶硅片产能分布在5-10GW不等,按照70%有效产能,2021年的硅片供应能力将在230-250GW,竞争非常激烈,加之硅片环节目前毛利率超过30%,在产业链中属于毛利较高的环节,预计 2022年硅片环节将迎来价格战,毛利率将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压缩,硅片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新入局者或将打破双寡头格局。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4)电池:N 型电池发展成趋势,TOPcon 与 HJT 存在技术路线之争

N 型时代已经到来,随着上一代多晶转单晶技术路线的完成,PERC 的效率挖掘逐步接近 24.5%的效率极限,P 型转 N 型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光伏电池的革命性技术。

随着 N 型电池技术的成熟及成本的不断降低,包括晶科、隆基、通威、阿特斯、天合、晶澳、东方日升等纷纷推出 N 型电池技术,并以 HJT 及 Topcon 为代表,多家企业打破 25%电池效率记录。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HJT 电池技术:

1990 年,日本三洋公司首次开发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当时 HJT 电池转换效率为 14.5%,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目前 HJT 量产效率已经超过 24%。

HJT 技术通过在 p-n 结之间插入本征非晶硅作为缓冲层,对晶体硅表面起到良好的钝化作用,很好地解决了常规电池掺杂层和衬底接触区域的高度载流子复合损失问题,实现较高的少子寿命和开路电压。

HJT 独特结构使其具备工艺结构简单、工艺温度低、效率高、无电致诱导衰减等优点,电池理论效率可达到 27.5%,是 N 型电池的代表性技术之一。

TOPcon 电池技术:

2013年,德国 Fraunhofer 研究所首次提出了 TOPcon 的电池结构,TOPcon 是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的简称,其电池结构为 N 型硅衬底电池,在 PERC (PERT)电池制备工艺的基础上,在电池背面制备一层超薄二氧化硅,然后再沉积一层掺杂硅薄层,二者共同形成了钝化接触结构,有效降低表面复合和金属接触复合,在钝化界面的同时起到吸收载流子的作用,可以极大地提升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量产效率较 PERC 高 1%左右,最高理论效率为 28.7%,为电池转 换效率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TOPcon 技术与 HJT 技术相比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与 PERC 电池产线的良好兼容性, HJT 电池由于其特殊的电池结构,产线需要使用全新的设备。

而 TOPcon 与 PERC 相比主要变动及新增三个环节设备:硼扩散,隧穿氧化和非晶硅(LPCVD 或 PECVD),去绕镀清洗。

其中隧穿氧化和非晶硅镀膜为 TOPcon 工艺的关键环节,LPCVD 为关键设备, 2018 年以前 TOPcon 设备以德国的 Tempress 和韩国 PV-tech 设备为主,随着国产化设备的逐渐成熟,目前国内企业拉普拉斯(连城参股公司)、北方华创、捷佳创等均能够提供相应生产设备,极大降低了 TOPcon 电池的成本。

目前行业内 PERC 电池产能在 250GW 以上,部分较新的产线都预留有 TOPcon 电池的升级空间,预计 TOPcon 将会率先实现大规模量产,而异质结可能存在更大的成长空间,未来 2-3 年,将出现 TOPcon 与 HJT 两种技术路线共同发展的局面。

光伏屋顶计划:整县推动引爆行业,多重政策利好打开建设空间‍

(5)组件:上游降价+下游价格接受度提升,H2 组件盈利能力将迎来修复

2020Q4 由于光伏电站抢装季导致的玻璃、胶膜等组件辅材价格大幅上涨,而组件环节由于产能结构分散,对下游电站环节议价能力不强,且价格传导存在一定滞后,导 致组件环节盈利能力被压缩至冰点。

进入 21 年以来,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上游硅料原材料也由于供需偏紧导致价格大幅上涨,组件生产成本不断提升,压力较大,企业不再愿意为高价买单。2 月底以来,部分组件厂家开始酝酿减产,产业链开始从需求的到供给端的反向传导。

21H1 由组件减产引起的向上传导,使得玻璃等辅材库存快速增加,4 月玻璃价格重回合理区间,6 月以来,硅料价格也开始止涨维稳,硅片价格小幅下调,缓解了组件 企业的成本压力。

需求方面,在碳中和政策指引下,电站企业为完成十四五规划装机目标,普遍将全投资收益率目标值由原来的 8%以上下调至目前的 6-6.5%,对组件的价格接受度增强,目前电站端普遍能够接受的组件价格提升至 1.8 元/W。预计下半年装机需求将大幅提升,组价环节盈利能力迎来修复。

(6)逆变器:分布式市场推高小型逆变器需求

逆变器是光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设备,只占系统总成本不到 8%,却直接影响发电效率,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在整个光伏发电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逆变器出口 总量占到了海外装机规模的六成以上。

逆变器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有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集散逆变器和户用微型逆变器。大型地面电站主要采用集中式,集散式和组串式逆变器,而分布式和户用光伏主要采用组串和微型逆变器。

目前的光伏装机以大型地面电站为主,随着整县推动光伏屋顶计划的推出,预计分布式将成光伏装机增长的主力。

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电站补贴政 策的差异。

2017年以前,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均以大型地面电站装机为主,随着地面标杆电价的下降和分布式补贴政策的明确,2017年起我国分布式装机显著增长。目前地面电站已经全面实现平价上网,而分布式补贴仍在延续。

二是地面电站的消纳指标和土地资源限制。

由于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分配不均,我国光伏电站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而用电需求主要集中在人口集中的东南地区,受到电网消纳限制,常常会出现 “弃光”现象。

而分布式屋顶电站,距离用户侧较近,不存在土地资源和消纳限制问题,有效解决弃光问题,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预计2021年国内户用装机将达到15-20GW,在分布式装机需求刺激下,小微型户用逆变器市场份额将迎来快速增长。

3 报告总结‍

光伏行业上半年产业链博弈近尾声,下半年装机量将逐步回暖。

三条行业主线:

一是弹性较大,盈利能力修复的组件环节(晶澳科技,天合光能);

二是能够依靠技术优势和供应链优势穿越行业发展周期的龙头企业(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环股份);

三是充分享受行业需求增长红利,不受硅料产业链价格波动影响的辅材及逆变器环节(福斯特、福莱特、阳光电源、锦浪科技)。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作者:首创证券 王帅 孙曌续 余静文

更多相关行业报告请登录【远瞻智库】或点击链接:「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硅片   行业   电价   逆变器   分布式   利好   产能   电站   屋顶   组件   环节   电池   需求   政策   通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