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游戏分级制度正式诞生,以后再也不怕熊孩子玩暴力游戏啦

在许多游戏预告片或者游戏光盘上,都会出现一个白底黑字的标志,而标志中的字母与数字会随着游戏的不同而变化,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或者是怎么来的呢?本期文章,我将带领大家认识一下这个标志的含义与由来。

国内游戏分级制度正式诞生,以后再也不怕熊孩子玩暴力游戏啦

其实这个标志就是游戏的分级制度标,从这个标志上我们就能判断这款游戏适合什么年龄段的玩家,可这个游戏分级标志是怎么来的呢?这个故事我们要从一个小男孩说起。

当年国外流行一款名为《真人快打》的游戏,其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当今的《王者荣耀》,在当时,不懂这款游戏,与朋友间是没有共同话题聊的,甚至还会变成同学们眼中的“异类”。

国内游戏分级制度正式诞生,以后再也不怕熊孩子玩暴力游戏啦

于是这个小男孩就跟自己父母索要这款游戏,而出于对孩子的健康着想,这位父亲开始试着了解这款《真人快打》游戏。这一点我就不得不佩服国外了,国内小孩要是敢提这个要求,估计是免不了一场“混合双打”。

这位国外父亲在了解完之后呢,发现这款游戏中充满了大量暴力元素,明显不适合小孩子游玩,可这款游戏上面却写着适合13岁玩家游玩,之后这位父亲就将此事告知了自己上司,碰巧的是,这位上司是一位国会议员。

国内游戏分级制度正式诞生,以后再也不怕熊孩子玩暴力游戏啦

由于当时的游戏并没有实行分级制度,导致许多游戏中出现不适合低龄玩家的画面,而该议员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便让游戏领域中的相关人员去参加听证会,比如任天堂和世嘉,并在之后正式向国会提交了《1994年电子游戏分级法案》的立法议案。

也就是在那时起,游戏厂商与游戏经销商达成了共识,游戏厂商划分游戏等级标识,经销商只销售经过分级的游戏,就这样,专门的游戏测评机制开始成型,而这款机制被命名为:ESRB,最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现在这样。

国内游戏分级制度正式诞生,以后再也不怕熊孩子玩暴力游戏啦

值得庆幸的是,2020年12月16日,我国也正式发布了游戏标识,其中共有四个等级,分别为:6+、12+、16+以及18+,可遗憾的是,这套游戏分级制度还有缺陷,最为明显的是18+分级,其中著明了游戏不能出现杀死、击杀等字眼,更不能出现骷髅等标志,如此一来,市面上没有任何一款主流的游戏都不能过审。

国内游戏分级制度正式诞生,以后再也不怕熊孩子玩暴力游戏啦

但凡是不能操之过急,中国游戏是从0走到1的,能走到这一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要知道当年国内的审核机制靠的是运气,比如以前国内比较著名的一件游戏退游事件,当时游戏厂商把游戏提交审核,结果游戏直接被退回来了,退回来的原因很简单,游戏内不能出现MP、HP在内的所有英文字母,这可给游戏厂商给整蒙了,这不是外行指导内行嘛?

国内游戏分级制度正式诞生,以后再也不怕熊孩子玩暴力游戏啦

所以,国内游戏审核机制能走到今天这步,真的实属不易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肯定会推出更合理的审核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游戏   制度   国内   议员   国会   上司   真人   标识   暴力   当年   标志   父亲   机制   厂商   国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