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上游也要有“度”

对于争上游,有网友曾提出“灵魂三问”:能当饭吃否?能延年益寿否?能提高GDP否?这个问题让俺有些彷徨,因为它既不是生活必需品,也不是灵丹妙药,更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技术,它涉及到的仅仅是学习方式而已,如此高大上的抬举,实在是承受不起。对于如何学习,从来都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就争上游而言,要做到既不急功近利,又不舍本逐末,如何把握这个“度”却是问题的关键,当然,这本来是一个思想问题,不过却包含了一个意外的惊喜,所以请大家注意了,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

一是认识的高度。

俺认为学习从来都只有两种方式: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争上游的“鲶鱼效应”,正是让那些习惯不动的“沙丁鱼”能够主动游起来,这才是其价值和意义所在。最近看了一位六十岁的老同志写的一篇《回来吧,我的学习强国争上游全国榜排名》文章,介绍了自身在争上游中的一段酸甜苦辣经历,深受感动,如此年龄还能以学为乐,力争上游,这种精神令人赞叹,由此可见,对于学习,认识水平和层次的不同,才是导致精神境界高低差别的根本原因。

二是学习的温度。

俺的最大体会是有需求的学习,才会有热情和动力。记得前段时间,小儿向我提了一道问题:爸爸,为什么鱼儿睡觉不闭眼睛?因为鱼儿没有眼皮啊,为啥回答如此轻松,因为俺在学习强国看到过两道分别关于蚯蚓和比目鱼眼睛的判断题,引起了俺的兴趣,专门对动物的眼睛进行过研究,正好派上了用场。我在之前发的微头条里有一篇《争上游题库中的那些双胞胎》,列举了其中四对双胞,有热心的朋友曾直接私信我,说其实还有另外三对,并把相关题目图片发给了我,在此表示感谢,也为这种学在细处和深处的精神表示由衷的佩服。

三是答题的精度。

这个“度”,其实是个技术问题,内含两个方面:一是准度。二是速度。准度很好理解,就是答题要准确无误,还是要勤学苦练,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对于速度,这可是个大秘密,在争上游对战中,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为了增强学习的竞争性和趣味性,是按照同等能力和水平进行选手匹配,这里面,俺就提出了胜率的问题,高胜率和高胜率匹配,低胜率和低胜率匹配,不过多位高手却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争上游对战对手匹配,主要是根据答题的速度来匹配对手,如果你的答题速度很快,那么匹配的对手也会越来越快,直到你答题失败;如果你答题的速度很慢,那么匹配的对手也会变慢,实践证明也有一定的道理,俺的观点是既考虑胜率同时又要兼顾速度,这样才能保证得分局的满分和星星的数量,至于战术问题,大家可以多思量思量,不过这个难度,是明显加大了很多,所以啊,还是自身的实力才是硬道理。

四是倡导的力度。

关键是宣传和推广。学习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是要推动学习,氛围的营造却是非常重要。首先,愿强国平台面上能更加广泛地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更多人重视学习,热爱学习。其次,望头条平台也给学习强国争上游这类文章更多的展示机会,让那些在争上游汪洋大海中沉浮的大众,能够掌握其中的技巧和方法,远离苦海,冲上云霄。第三,如果大家想看到更多关于争上游的技巧和秘密,那就帮俺多多宣传吧,让那些关注,收藏分享转发,回复和点赞来得更猛烈些吧!


争上游也要有“度”


争上游也要有“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双胞   勤学苦练   强国   鱼儿   主动   对手   观点   眼睛   速度   秘密   关键   精神   方式   更多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