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为何要重用刺杀自己的刺客


晋文公为何要重用刺杀自己的刺客

春秋时期,有很多著名的政治家,往往能剑走偏锋,不按常理出牌,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齐桓公重用射杀自己的仇人管仲为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终于成了春秋时期第一任霸主。今天说的另一霸主,叫晋文公,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也曾重用自己的仇人。


晋文公为何要重用刺杀自己的刺客

当年晋国大乱,晋献公宠幸骊姬,儿子申生被害,吓得重耳逃跑。献公命寺人勃鞮攻打蒲,重耳越墙而逃,被披追上砍掉一只袖子。晋献公死,重耳的弟弟夷吾即位为晋惠公,惠公又派追杀勃鞮重耳,重耳再逃,流亡国外十九年后回到晋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即位,史称晋文公。


晋文公为何要重用刺杀自己的刺客


晋文公坐了国君,犒赏身边的从龙之臣。没有想到,当年刺杀自己的凶手勃鞮,也过来了。晋文公非常恼火,避而不见。就让人对他说:“我父亲献公命令你一天之内到蒲城杀重耳,你当天就到了;其后的我弟弟晋惠公命令你三天之内到狄城杀重耳,你两天就到了,虽然是国君的命令,你行动也太快了吧!今天在蒲城之役中被你砍掉的国君的袖子还在,你还是逃走吧。”


晋文公为何要重用刺杀自己的刺客

勃鞮很执拗,平静的说:多谢大王的不杀之恩。只是以前这样做,我只是执行国君的命令,尽做一个臣子的本分,国君吩咐的事,我尽力去做。意思是我只认国君,国君命令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你在蒲城、狄城,你就是蒲人、狄人,和我有什么关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我认你是谁”,现在你担任了国君,难道就没有蒲人、狄人这样的政敌吗?潜台词是:我只是国君的忠臣,他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如此尽忠效力,我如此有能力,现在你担任国君,难道就用不到我了。


晋文公为何要重用刺杀自己的刺客

晋文公是个聪明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人,虽然身边的同甘共苦的人很多,但是像勃鞮这样的狠人也不能或缺。勃鞮又举了管仲射杀齐桓公的例子,管仲奉公子纠之命,射桓公中带钩。桓公即位后,不念前仇,用管仲为相,成就一代霸业。然后勃鞮说:你要是不和桓公一样,治我的罪,你就是昏君。你若是和桓公不同,我当然走开,无须你下命令。最后一句,更是掷地有声,假如你不宽大为怀,那么畏罪而出走的人一定很多,岂止我一个受过阉割的刑余之臣!


晋文公为何要重用刺杀自己的刺客

晋文公很受触动,连忙请勃鞮相见,很客气的说:“我不开窍啊,请你指教啊”。最后勃鞮给他通报了一则消息,晋惠公的外甥阴饴甥自知无力阻止晋文公回国登位,于是就联合另一位晋惠公的死忠苏芮,密谋在晋文公回到王宫时发火烧死他。晋文公赶紧行动,在敌明我暗的格局下,轻松地消灭了以阴饴甥为首的反动集团。

“读史使人明智”,在这件事上,晋文公对寺人勃鞮处理上,化敌为友,表现了政治家的宽容大度的胸怀,他以国事为重,不计前嫌,因而避免了一场政治灾难。而寺人勃鞮随机应变、机智善辩、足智多谋,也通过他个性化的语言得以充分展示,充分说明了他不是一个等闲之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晋国   蒲城   管仲   国君   宽大为怀   善辩   政治家   刺客   袖子   仇人   霸主   美文   弟弟   当年   命令   身边   春秋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