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不一样的美景

早晨起来去公园或者附近的空旷场地慢走或者锻炼,接着去吃早餐。然后,去菜场逛逛买菜准备午饭,午休结束去社区棋牌室找同龄人玩一会儿。然后回家准备吃完饭,然后看新闻睡觉。这或许是很多老年人最真实的写照。

从匆忙的工作岗位下来,老年人要做情绪的主人,调整自己的认识,让自己适应一切,不要有调整一切来适应自己的愿望。客观环境并不能决定我们快乐还是悲伤,而我们对环境的认识与态度才能决定我们的情绪,黄树则教授一首诗可以说明这一问题。“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应常在。你要是心境开朗,眼前就会一片明亮。你要经常知足,就会感到幸福。你要是不计较名利,就会感到一切如意。你要是一心关注国家大事,就不会纠缠身边的细小问题。”

如果仔细观察和分析一下,快乐人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够接受并适应那些无法避免的困境,能够解脱,善于从苦中求乐,老人们要摆脱孤寂的困扰。就要调整自己的认识,能够适应孤寂的环境。

把孤寂变成提高自己的源泉,有的老人即使一个人生活也不感到寂寞,因为他们知道孤寂是不可避免的。自己设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有看不完的书和做不完的事,他们处在寂静的环境中学习、思想、构思、创作,在这种情况下,寂寞就变成提高自己的源泉,作家在寂寞中提起笔来写下人生的光彩,画家也会在寂静中创造一些人生的色彩,他们不怕寂寞,也不感到寂寞。
老人要排除孤寂,除了参与社会活动外,还有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
我国老年人把老年大学当作勤于学习的场所,又视为老年乐园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中来,可以结识新朋友。 

做力所能及的活动
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于社会和家人的活动,使生活更有色彩、富有朝气,轻轻松松,愉愉快快地过好晚年生活。

《内经》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体所有脏腑组织都受大脑神经的调节支配,这种支配在心理健康的情况下,能使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提高,从而让人延年益寿。长寿老人多半有以下心理特征:

(1)兴趣广泛大多数长寿老人,都有业余爱好,兴趣比较广泛。如种花养鱼、吹拉弹唱、书法绘画、集邮写作、河边垂钓等。生活充实,才能“乐以忘忧”,并且使大脑和全身各器官得到锻炼,延缓衰老。

(2)乐观豁达长寿老人大都胸襟开阔,心态平和,为人处事热情,乐于工作,善于助人,遇事不怒。他们生活得自由自在,轻松大方,没有压力。事实证明“心胸窄,忧患多;心胸宽,人快活:人快活,疾病多”。

(3)节哀制怒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挫折,甚至灾难等,这些自然会让人气愤。而长寿老人遇到这种情形,都能尽量做到制怒,顺其自然,想得通、看得远,在逆境中自强自立,努力走出困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乐以忘忧   长寿   力所能及   快活   心胸   美文   源泉   老年人   孤寂   美景   困境   寂静   夕阳   老年   老人   寂寞   环境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