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不长命,善人多磨难,真的是这样么?

我们都希望,好人有好报。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似乎有些残酷。

有些时候,我们发现,好人不一定有好报,甚至是善人多磨难。

比如本来出于好心,扶了摔倒的老人,但最后却是被诬陷了,甚至因此导致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为的艰难了。

大家都说,因果定律是最普遍的定律。

那么为何做了好事反而没好报呢?这不是违反了因果定律么?

其实,可能大家忽略了另一个定律,那就丛林法则。

什么是丛林法则呢?

就是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

在为善的时候,最为重要的要素是先保护好自己。

如果自己都保护不了,又如何保护别人呢?

比如在扶着摔倒老人的时候,要让身边的人在旁边拍摄等,以应不时之需。

摔倒的老人,本性是善是恶,本就是未知的,所以,我们在做好事的时候,则要多方位考虑。

好人不长命,善人多磨难,真的是这样么?

如果遇到了本性善的人,他们会因为你的善,而心生感激。

如果遇到了本性恶的人,他们会利用你的善来伤害你,但你又有自保能力,并且对于这样的恶人,要进行无情的反击,要用法律等手段制裁他,让他没有继续作恶的能力,让更多的人免遭他的伤害。

你的反击能力,则变成了更大的善。

让恶人受到道德及法律的惩罚,也是善的表现,因为可以挽救更多的人免遭其伤害。

为什么很多人做了好事,却没有好报呢?

就是这个原因。

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对方也是善人,忽略了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更是忘记了残酷的丛林法则。

这个世界,并非是非黑即白的世界,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问题。

惩恶扬善,才是一个完整的善。

可很多人却忘记了惩恶,甚至纵容了恶。

比如看到了小偷,抓到了,但因为小偷的哀求话语而心软,最后直接放了。

放了小偷后,小偷可能更加的心存侥幸,反而去做更多的坏事,让更多的人受到伤害。

那么,你放了小偷,对你来说,似乎是善事,但从更大格局看,实际上是做坏事,自然的,你会因此遭受到更大的恶果。

我们有的时候,表面上看似是做好事,实则可能好事变成了坏事。

所以,我们的善,一定要有原则性,一定要多维度考虑问题。

同时,在行善的时候,要多为自己开一层防护,以便能够在必要的时候,给以恶人惩戒。

记住,丛林法则和因果定律是同时存在的。

两者不矛盾,也不冲突。

善人多磨难,很多的时候,就是对于恶人纵容了。

如果只知道一味地做所谓的善事,实际上可能就变成了善恶不分了,甚至也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恶。

可能有人说,在几十年前,做好事不怕被讹。

但要看到,几十年前,作恶的人,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因为人们都敢于惩恶,才能更好地扬善。

惩恶和扬善是一体的,是分不开的。

惩恶需要比恶人更厉害的手段和能力,这就是丛林法则。

一旦分开了,缺乏了这个认识,善也会变成独木难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善人   长命   磨难   独木难支   善事   这个世界   恶人   因果   美文   定律   丛林   坏事   法则   小偷   好事   老人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