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的文章没什么毛病,就是太长了

我年轻的时候很爱写作,经常写着写着故事就快上万字了。

有一次,我把我写的故事给业内一位编辑看。我自认为是写得很好,可他看完之后叹了口气,说可惜了。

我问有什么地方要修改的吗?

他说:“其实你的文章没什么毛病,就是太长了。”

我当时不解,后来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看了太多文章,愈发理解那位编辑的话。

其实你的文章没什么毛病,就是太长了


我今天跟大家聊聊写作新媒体写作,一定要记住这两点:

创新

符合新媒体的风格

1、关于创新

对于新媒体文章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新”

微信公众号,知乎等内容平台火了之后,各类内容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作者翻来覆去地写一个观点,一个事件,连角度都不变化。

一开始用户基数大可能影响不大,可是渐渐地,读者就腻味了,所以新媒体文章最稀缺的就是新的观点和新的角度。

如果我现在收到2篇文章,都是针对郑爽弃养事件的评论,一个语言风格成熟,但是观点普通,就是跟风批判郑爽,而另一篇虽然语言生涩,但是角度独特,表达了新的观点,对收文章的人来说,肯定更愿意收后面的文章。(仅以郑爽事件举个例子!)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作者,要经常去了解市面上文章的类型和角度。

我们以往在新媒体做原创,最难的,也是最核心的,就是创新。

对于对内容有追求的团队来说,这往往是决定他们一个团队能否长久走下去的关键。

我有一个小建议,作者针对一个事件写文章之前,可以先列出10到15个不同的角度,相信我,只要你能坚持下去,半年左右,你的文章便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当然,创新也可以是形式的创新和结构的创新。

比如同样是做漫画,GQ的内容和形式便一直在做新的尝试。

我们大部分的作者都是文章写作者,便可以在结构上尝试一些创新,比如同样一个故事,有人先原因后结果,平铺直述,鲜有新意。

而有人先讲中间,再讲结果,再讲起因,可能便会有一点不一样的效果。

2、符合新媒体的风格

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平台,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阅读风格。

要让读者读完你的文章,除了内容要吸引人外,在句子的使用和结构的安排上,也要注意几点。

  1. 遣词造句时,尽量少地使用长句,多使用一些短小精炼的句子,公众号阅读毕竟是手机屏幕阅读,段落太长,句子太过冗长,确实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当然,这个前提是,短小精炼的句子,也能把想要表达的意思,完整表达出来。
  2. 第二,在结构的安排上,要更加注重内容的逻辑性。传统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但微信文章最好逻辑通顺,一环扣一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勾住读者的注意力。
  3. 第三,在节奏的安排上,要更加注重韵律。比如这篇文章我们采用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就要严格控制好每一部分的篇幅。

现代人的耐心越来越差了,尤其是公众号等。文章一长,他们就不爱看,管你写的好坏。所以我们文章一定要精炼,在写“是什么”时,如果是读者已经认知度高的事件,我们就可以简单描述一下,一笔带过。如果读者了解不多,就可以多花点笔墨讲解一下,要做到详略得当。

写完之后,自己多读几遍,能删的地方就删,能缩减的地方就缩减。

其实你的文章没什么毛病,就是太长了

等到文章无处可删、无处可略的时候,这篇文章,至少要比又臭又长的那篇好太多了。

我们又不是小孩子,写作文还要凑字数。

其实你的文章,最大的毛病,就是太长了,自己先删减一下再发出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文章   短小   精炼   美文   句子   毛病   公众   没什么   角度   观点   读者   风格   结构   事件   地方   媒体   作者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