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抱抱,缺爱的人

我想抱抱,缺爱的人

作家王朔在《致女儿书》里写到: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


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


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


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这段不长的文字,写出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痛——缺爱。


父母与子女,慢慢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心里有情,嘴上无话,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常态。


因为我们奉行的不是亲密,而是管教——教,多过爱;孝,多过爱。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里写到: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缺爱的人,更容易成为巨婴和愤青,他们在潜意识里拒绝长大,终其一生寻找的是,无条件的童年之爱。


缺爱的人,有三种:


第一种:我缺少爱,那么我就极端的追求爱。


如果说爱对普通人而言是享受的话,那么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救命的稻草,是强迫性的,非如此不可的。


他们的用力过度和小心翼翼,无疑会很快摧毁一段感情。但是在他们的视角里,他们是一个“无私弱小又不断勇敢追求爱情的人”。他们自认为真诚无保留的面对每次感情,最终被辜负和伤害。却对自己“忽略对方真正需要”以及“自己对爱的强迫性需求”视而不见。


第二种:我缺少爱,那么我就极端的远离爱。


一方面,因为他们畏惧被爱控制,所以他们便要不停的审视自己,这种自我审视为他们创造了一种“清醒感”,这种清醒感让每一种感情被发现的瞬间就失去了作用。于是他们又出现了一种无法参与进人群的“疏离感”,加上对于“独立自主”的需要,更让他们形成一种自己属于孤独的“宿命感”。


第三种:我缺少爱,那么我忽视爱。


既然无法获得爱,那么就忽视爱,忽视自己,于是那些艰苦的成长环境中便只剩下了一场场战斗。


他们的人生主题是这样的:“我不在意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也不在意自己的情绪感受,我在意的只是获得胜利。”


为了胜利他们倾向于将许多人和事物作为自己的资源,他们需要从一次次“胜利的结果”中得到安全感,以此证明自己的正确和强大。


就像马东说的那句:


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说出“想要被爱”,对于成年人来说,是更艰难、需要更多勇气、更加耻于出口的一件事。


像是袒露丑陋的伤口,一旦展现出来被所有人窥见,好像就承认了自己的弱势,是输的一方,是会被人拿捏住的把柄,是别人心照不宣的笑料。


但,渴望爱,是本能,不是原罪。


之前,60岁农村大妈爱上大明星“靳东”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有许多人取笑这位大妈“不知羞耻”。


几十岁的人了,还要追寻什么真爱。


但渴望被爱这件事有错吗?


谁也不敢给出否定的回答。


大妈说,她的一生都不知道爱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爱你,无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这份爱,你要变得更好”,这是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的原因。


严歌苓说,所谓成功,就是知足。人心里不缺爱、不自卑、不沮丧,不一定非去证明什么,就容易知足,从而变得成功。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人是如何去衡量自己得到的爱的?


答案是,不断地与过去得到的爱做比较。


假设你过去得到了很多的爱,那么你不会轻易被一段注入水分的感情所吸引。


而假设你过去得到的都是零碎的、多余的爱,甚至你根本从未体会过爱,那么你会很容易被外界的一点点爱所吸引。


我不觉得“想要爱”这件事是丢脸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不缺爱的,就想要钱;不缺钱的,就想要爱。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很多很多的爱。


来自亲人的,爱人的,朋友的,小孩的......


多到不必担心爱会消耗殆尽。


多到足以去抵抗这个世界的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针尖对麦芒   强迫性   人心   把柄   独立自主   心照不宣   大妈   美文   知足   童年   在意   清醒   孤独   父母   感情   优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