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十的执着是一种偏执,不值得学

唐尚珺借着酒劲儿说:我现在怀疑知识改变命运那句话是不是真的,小时候开始蒙了我好久。”眼神有点迷离,但又似醉非醉。这可能是他憋了整个春节,不对,可能是憋了5年,想说又不敢说出来的一句话。那是2014年,唐尚珺26岁。从长相到家境,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大学毕业工作第一年,从南宁回到农村过春节。一年未见,母亲竟已满头白发。阳光下头发白得晃眼,与黝黑皮肤形成鲜明对比。冲突剧烈,但又死气沉沉。只有接过儿子给的500块钱时,才笑了。那笑容既富饶又贫瘠。

而他左手夹着烟,深吸一口答应着:“嗯。”右手拿着酒瓶,给堂哥倒满。一碗酒下肚,只有辛辣和苦涩。所有人都以为他刚进入社会,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堂哥教他做人,母亲又在催婚:“不要太挑。”只有他自己知道此刻有多分裂,明明是高中生,竟不得不像大人一样抽烟喝酒,给外甥侄儿发红包。唐尚珺瞒着家人,过着双面人生。A面是大学毕业已参加工作,B面是高三学生。

要知道农村孩子,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成绩不好,但不纠结考大学,另一种是成绩好,一路顺利考大学工作。而他带着疑惑、不甘和信仰,他走出了第三种命运。年复一年地复读,不妥协,不放弃。在外人看来,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为什么一定要考北京的好大学呢?”“父母那么辛苦,长大有什么意义?”但他那样的处境,考个一般的大学,还真的无法改变命运。

那是一种怎样的处境?困顿、窘迫、终而复始。父母亲都是农民,靠种地为生,家里捉襟见肘。唯一的家电是一台旧电视。洗衣服要挑着扁担去河里洗,期间,要走很长一段土路,车经过时扬起满天尘土,每次都要吃一嘴灰。像极了人生。有人生来就坐在车里,没有风吹日晒,轻轻踩踩油门,就能飞速前进。有人只能穿着草鞋,背着粮草徒步,还要时不时被尘土呛得咳嗽,被迷了眼睛看不清路。于是,我们就要去想,为什么这个人会做出放弃其他一本院校,选择继续复读这个决定,它背后的原因,如果说他很偏执,那为什么他会偏执于考上某所大学?如果说他逃避责任,那他通过不断考试,逃避社会压力和家庭责任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我们需要从他的生长环境,以及人生经历出发,也许才能理解一点他为什么会做出这个选择的原因。他所做出的这个决定,必然是他觉得最好的,让自己最舒适的做法。当我们在谈选择的时候,其实是从我们自身的客观条件和意识形态出发,觉得有ABC各种选择,或者觉得选择A会更好。我们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可能觉得自己只有A和B两个选项,甚至只有A一个选项。其实,在别人看来,你其实有更多选择,有C和D,以及其他。

最后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在那样的处境,有那样的梦想,以那个年纪的阅历,肯定会做出那样的选择。正如他微博介绍语所说:“唐尚珺,没有在适当的年纪做正确的事情,但他不是刻意,只是后知后觉。”相信现在他复读,应该是知觉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 毕竟在人生的急流中,他的梦想是走到对岸。而此刻已摸着石头走到中间,不能停留,更不能后退。只能继续前进。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我个人觉得,人要懂得变通,把执着变成了偏执,那就是一种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偏执   土路   南宁   扁担   美文   尘土   处境   选项   执着   年纪   母亲   原因   梦想   人生   社会   责任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