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心血可能是白费

我在作家协会挂个闭职,还是一家出版社的兼职编辑。一天,有个半熟不熟的业余作家抱着一大堆书稿找我,说是一部长篇小说,写了三十多年,改了十多遍,共有一百二十万字,可是跑了多家出版社,没有一家愿意出版。请我看看稿子,能不能给出版社推荐一下。

我耐心地看了两天稿子,实话实说,作品确实没达到出版水准。小说写的是家族史,故事老套,写作手法陈旧,文字涩滞,不忍卒读,还有不少错别字。我比较委婉地对他说,作品不错,情节曲折,内容丰富,可能出版社觉得不对路吧。他不无委屈地说,这可是我大半辈子的心血呀!

心血就一定有价值?我心里这样说。为了说服他,我打开自己电脑,给他看了我写的几部没有地方发表的作品,也是辗转了多家出版社而没有结果,静静地躺在电脑里,可能永远也无出头之日。你看,这也是我的心血,可照样没人认可,与我这样一比,你是不是心里会平衡一点?

积我多年人生经验,深知一条道理,并非是耕耘就会有收获,是奋斗就会有辉煌,是奉献就有人领情,是心血就一定有价值。

就说写作这事吧。有价值的作品,肯定是心血之作;但付出心血的作品,却未必就一定有价值。诗人李贺,随身背一个袋子,一有灵感就马上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儿又呕血了!”文学家韩愈,曾这样总结自己的写作体会:“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李后主当皇帝时的作品,脂粉气颇重,价值不大。做了俘虏后,度日如年,亡国之痛加破家之恨,血泪所凝,诗词就变得有价值了,成为宋词高峰。诚如王国维所言:“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还有曹雪芹,一部《红楼梦》,更是血泪而成。“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泣血,句句含泪,“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书未成,贫病而逝。路遥写《平凡的世界》,也是殚精竭虑,宵衣旰食,书出来不久,便与世长辞。他们的心血之作,都大有价值。扪心自问,我等不成功的作者和这些文坛巨擘的差距,大概就是付出心血的成色和数量上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之心血,可能是彼之垃圾。心血珍贵且稀缺,但一定要卖与识货人。最可悲的是,你一腔热血,满腹热忱,却热脸贴个冷屁股,“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楚国人卞和历尽艰辛,在山中采到一块美玉,恭恭敬敬地献给前后两任楚王,却被不识货的楚王说是石头,分别将卞和砍去左右脚。志在抗击外侮收复失地的辛弃疾,却碰上畏敌如虎一味求和的窝囊皇帝,不得不发出哀叹:“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心血用错了地方,也会一钱不值。科研是高尚而极有价值的,一项成功的科研成果,可能会改变世界,但科研耗费的心血也是惊人的。如果科研方向错误,不论花了多少心血,都是没有价值的。譬如对永动机的研制,水变油的试验,长生不老药的研发等等,都毫无价值,因为其违背了最基本的科学规律,没有任何可行性。

当然,有些心血即使是白费,也值得一试。许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费尽心血,不惜工本,无所不尽其能,但却未必会种瓜得瓜,也有可能播的是龙种收的是跳蚤,最后是个百无一用的废物点心。即便如此,为培养孩子付出的心血,仍是世界上最值得干的事。

最后说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岛上,大家都在种太阳瓜,要求每人每天浇一担水,水里要滴一滴自己的鲜血。有一个人投机取巧,他嫌滴血疼,就用红砖头面冒充鲜血。结果收获时,人家的瓜里都是金银财宝,他的瓜里却是一堆垃圾。可见,假冒伪劣的心血,那就干脆是个笑柄。

有些心血可能是白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楚国   心血   尼采   宵衣旰食   不忍卒读   血书   楚王   稿子   血泪   美文   鲜血   皇帝   科研   出版社   价值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