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会看人卖东西吗?现实生活中你又遇到过哪些

“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被用来形容商人的精明。

“从不做亏本的买卖”则是很多生意人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商人在世人眼中的形象一直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一类人,当然了,商人本身就是利益催生下的产物,谈利益也无可厚非。

只是在利益的驱使之下无所不用其极,不惜以损害别人为代价谋取私利,则让人深恶痛绝。

更有甚者,你的信任和支持没能给你换来相应的好处,反而出于你对某品牌的忠诚恰恰成了被宰的对象。对此,只能说伤了很多用户的心。

最近的“大数据杀熟”想必很多人都听说了吧,细想之下不禁让人后背发凉。

某团被爆同等距离、同一时间在同一家店点餐,会员竟然比非会员费用高。某滴打车,同一时间,从同一地点打车到同一终点,费用的高低根据你所使用的手机的价格决定,手机越贵,打车也越贵。

部分互联网公司通过大数据掌握了用户的很多私密信息,但却利用这些便利对用户进行分类和杀熟。

它们对用户的消费习惯了如指掌,甚至根据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看人下菜碟。

商家对用户不能一视同仁,甚至存在歧视行为,这难道不是“看人卖东西”吗?

对于消费者而言,花了更多的钱却买不到更好的商品或服务,内心又怎能不愤愤不平呢!

在我们享受互联网和大数据便利的同时,我们又何尝不是被扒光了衣服站在人群中,毫无隐私可言。

在我们平头老百姓每天为了柴米油盐奔走在菜市场时,也时常遇到看人卖东西的商家。

都说大锅菜不好吃,但真要一个人烧菜做饭吃,也会为了买菜烧菜头疼。买的少不好炒,买的多吃不掉。

这不,我就遇到过一个卖猪肉的。

第一次去他摊前买肉,我心想着吃不掉许多,就跟老板说称一斤肉。他往称上一扔,足足多出二三两肉。当时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的,但想着我又没跟他说少点没关系,人家也切不了那么准,大不了剩了放冰箱下次再吃。这事就这样过去了。

再到下一次,我又去他那买肉,心想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不能再称多了。我看到一块不错的肉,于是用手指着这块肉问老板能不能称半斤,他说着就切了起来。我还没来得及阻止,他就在旁边切了一点不是很好看的肉给我了,上面净是肥肉还连着一些像骨头一样的东西,瘦肉少的可怜。这次,心里是真的很不舒服了。

我想着买的再少好歹也是真金白银花了钱的,哪怕他觉得不赚钱可以说不卖,拿这样一块“边角料”糊弄人就有点不道德了。

从此,我没再去过那家买肉,而是找了一家不欺客的老板,他不嫌我买的少。而且,我每次都称一斤,他基本上都切的比一斤少一点点,渐渐地,我也成了他家的常客。

并非所有的商家都唯利是图,不能一概而论。有良心和责任感的商家还是有的,只是有时候也要凭缘分和运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称多   商家   唯利是图   无所不用其极   大锅   美文   商人   便利   利益   费用   消费者   现实   老板   数据   价格   用户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