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师”的复仇,完美的犯罪是置身事外

电影《机械师》中,杰森斯坦森饰演的主人公通过缜密的计算,将目标通过一场场意外进行谋杀,可谓是无可挑剔的完美犯罪。也不由得让人猜测,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天才,能够将所有结果考虑在内,最终实现那看似巧合完美犯罪呢?

“机械师”的复仇,完美的犯罪是置身事外

在本书《致命干预》中,就有这样一个高智商的犯罪者,为了达到复仇的目的,经过精心的设计,以完美犯罪的方式将所有仇人都进行了报复。犯罪痕迹学的专家们曾经说过,不存在完美的犯罪,因为犯罪现场必然会留下物质交换的证据,只要找到这些证据,那么犯罪事实便大白于天下。

然而这一切对于这位犯罪者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根本没有亲自参与行凶,受害者要么是死于突发疾病,要么便是自杀身亡。一个不存在凶手的案件,根本无法定罪,这位犯罪者,正在用当年自己的亲人自杀的经历,来报复当年校园霸凌的帮凶们。

如果这些作为单独的案件,可能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当所有案件的共同点汇集在三年前的那场女高中生跳楼自杀案之后,一切便显得那么可疑了。参加马拉松猝死的高中校长,服用农药自杀未果的前高中生,躲避巨额赌债跳桥自杀的青年,还有被保安撞破偷情而猝死的年级主任,这些案件被串联起来,逐步将幕后黑手困于网中。

自知难逃的犯罪者还有最后一个报复对象,那就是霸凌的始作俑者。此时犯罪者体现出了自己人性的一面,如同放过了那个怂恿自杀的前高中生一样,他也对这个娇纵的富家女网开一面,留下了她的性命。当警察最终追查到犯罪者的家中,仍然被算无遗策的犯罪者料中,最终犯罪者在某种意义上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如果没有最后一页的前提下)。

犯罪者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挑选和操控受害者,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是在信息化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发生。信息化时代的个人数据如果被有心之人利用,那么注定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纵观全书,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环节,都被犯罪者严格的把控,这是一场完美的犯罪。本来犯罪者完全可以逃脱,也无需牺牲,但是在亲情和爱情的感化之下,最终向世人所坦白。关于最后一页,有人认为是全书的败笔,或许可以设为开放式结局会更好,可能作者想要通过这种结局,表达恶行终将得到报应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机械师   斯坦   算无遗策   犯罪者   完美   目的   赌债   置身事外   受害者   美文   案件   证据   全书   当年   结局   时代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