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低调的优雅

文/廉彩红

说到喝茶,周作人的一段文字不能不提:“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此时,我们倒没有坐于瓦屋纸窗之下,而是坐于朋友的云水间,杯里盛的是白茶,风从门外吹来,也甚是惬意,约略可抵十年尘梦。


茶汤入喉,清甜甘绵,细润稠滑。栀子香、兰花香、枣香、槐花香、蜜香……轻柔的在口腔里舒展开,继而融合曼妙,回味无穷。这次第,怎的一个“妙“字。


我是喜白茶的,相较于普洱的浓郁沉厚,绿茶的青嫩无虑,白茶当真是集成熟、优雅、青春、轻灵于一身了,可以说是茶中的“兼美“之类。曹雪芹用”兼美“形容秦可卿,那么,白茶是”可卿“?这个,我到也是不认同的,仅仅借用这两个字而已。

白茶的成长过程,和人有着相似之处,在岁月的磨砺下,由最初的不谙世事,渐渐变得温和,豁达。练就一身的好脾气,温润稠滑的汤感,人们不由的不喜欢。

这几日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杨绛先生用细润的笔触为我们呈现出她的家庭生活,她对亲人的思念,缓缓的、淡淡的,让人很容易沉浸在安静的文字里。


读这些文字时,手边正放着一杯老白茶。茶与文可谓相得益彰。文字是沉稳、舒缓的,茶亦如是。在这熙熙攘攘的世间,多少人挤破了头都想要出人头地。可杨绛不这样,她读书写作,翻译治学,只因兴之所至,并没有一丝争名逐利之心。正如她笔下的文字,无声处存悲喜,绚烂中有从容,这是她历经生活风霜之后最通透的感悟,看似简单,实则不凡。怪不得钱钟书赞她是最贤的妻,我也想说,她是最通透的女先生。


当前的家庭电视剧、小说脱不开用“绿茶“形容某些心机重的女人。但其实,男人娶媳妇还是得取白茶一样的女子,沉稳、恬淡、容和,自有一种甘甜从容的力量为你打理这个家,撑起这个大后方。累了,苦了,回到家里,一杯白茶既能清心又能疗病。


青涩稚嫩的绿茶呢,小心机其实一眼就能看透,况且它经不得岁月的浸泡和锤炼,水温一高它就失色变味,何况漫漫人生路。所以,若有妻如白茶,就不要“过尽千帆皆不是“了,也不要哀哀唱着新船票旧船票了,就这么一生一世一双人多好呀,多好呀!


宋徽宗,可以说他是“皇帝里面最懂艺术的”。他独创“瘦金体“,花鸟画是为一绝,陶瓷、造园、古董收藏,他都是行家翘楚。自然,他对茶也颇有研究,并写了一本书名《大观茶论》,其中,他对白茶有单独论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这个皇帝认为白茶是茶中异品,和其他茶类是不同的,可见,他对白茶是另眼相看,青眼有加啊。


不过,他的前半生若用白茶比拟,那么后半生用苦茶比拟是一点不为过,前半生有多富贵甘美,后半生就有多苦涩惨痛。咳,为他一声长叹。


还有一则趣事,发生在苏大学士身上,大文豪苏东坡也是白茶的挚爱者,而且喜欢斗茶。有一次,苏学士得到一款上好的白茶,点出的茶汤沫饽洁白如雪,持久不散。他带着这款茶参加斗茶比赛,赢得了头名。小时候砸缸的司马光看见苏东坡得意满满,就想戏谑一下他:“茶与墨二者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苏曰:‘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苏东坡的回答若我们只是用“他脑子转得快来” 解释就有点牵强,他之所以有如此解答,恰恰是他对人生的理解。也正因为他看的透彻,从容,才能处处”我心安处是故乡“。


俗话说“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闽小记》中描述:白茶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白茶对于败火消炎有很好的辅助疗效,尤其是针对慢性咽炎、口腔炎、肠道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对治疗小孩子的感冒咳嗽也有很大作用。


我对于它能疗人肌体之痛的功效是极为信服的,但也更信服它能愈人心灵之慌。譬如,此时,一杯白茶在手,那些兵荒马乱的焦躁、急迫,那些得失忧患的焦虑统统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安静、幽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白茶   普洱   细润   瓦屋   茶汤   后半生   船票   通透   比拟   心机   沉稳   美文   绿茶   学士   低调   从容   优雅   文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