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随笔散文《记忆,儿时的三九天》

今天是腊月三九的第二天,正巧又遇上了第二次寒潮,天空阴沉,北风呼啸,气温特别的寒冷。这让我想起儿时的记忆里,腊月三九,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印象。大地被冻裂的口子又长又宽,尽管男女老少用少的可怜的御寒衣物裹的严严实实,可惜仍不少人,手脚都被冻伤。

原创随笔散文《记忆,儿时的三九天》

记得那时候,感觉冬天特别漫长,寒冷无比,年龄大的人们往往围坐或倚靠在墙角的向阳处,拉家常,东家长,西家短的谈笑风生,和谐无比。也有的人们蛰伏在屋子里,围坐在煤炉旁,边干手工活边总结这一年的收获和快乐,谋划来年的生产和生计。

原创随笔散文《记忆,儿时的三九天》

那时三九天是属于我们孩儿们的季节,在小河浜上,往往留下我们洒脱的身影和欢快的笑声,水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在冰上打滑车,斗斗鸡,如箭簇离弦,似疾风驶过,尽管有时被摔的鼻青脸肿,仍然乐此不彼。凿冰块,寻鱼儿,手被冻僵,脸被划破,依然坚持着。呵口气,暖暖手,弯下腰,凑近刺骨寒冰,俯下娇小的身子,苦苦寻觅,冀有所得。若有找到鱼儿的,便眉色飞舞,欢呼雀跃,全然忘记了寒冷,忘记了冻疼。

原创随笔散文《记忆,儿时的三九天》

有的孩子偶尔有掉入冰窟窿的,可是绝对没有抱怨哭泣的,在岸边找些柴火,脱下棉衣裤,点起柴草,在火上架起烘烤,干与不干,回家也绝对不敢告知家长,只能灰溜溜的躲避,否则,会遭到家长们的训斥或棒头伺候!

原创随笔散文《记忆,儿时的三九天》

“瑞雪照丰年”。那时江南的雪出奇的多,出奇的大,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大雪过后,银色世界宛如童话一般,屋顶上,树林上,田野里洁白一片。散落在地上的积雪,晶莹剔透,似白面,像盐也。孩子们抻着冻得通红的小手,带上扫帚,拿起铁铲,堆雪人,打雪扙,忘乎所以,直到被大人扭着耳朵拉回家为止。

原创随笔散文《记忆,儿时的三九天》

雪后初晴,在一轮暖阳映照下,房顶上的积雪开始慢慢融化,水滴轻盈的坠落,轻砸在地上,崩开的坑开了坑洼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珠泪溅开,映着太阳,如梦幻泡影,刹那泯灭。声音清脆,悦耳动听。此起被伏,余着不断,像夏雨轻快拍打的芭蕉声,令人遐思。

原创随笔散文《记忆,儿时的三九天》

傍晚时分,雪水滴的慢慢凝固,成排成串地悬挂在屋檐上,像晶莹剔透的钟乳石,洁白,透彻。此刻,年长的人往往会捻着胡须,自言自语地说:又是一个好兆头,明年会是个丰收年呀!

原创随笔散文《记忆,儿时的三九天》

“冻了咸菜瓮冻不了孩子的腚。”那时候夜间大人把小孩,会直接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拉出来小便,尽管哭啼,但极少听说有患感冒发烧的。如果谁家有挂吊瓶的,那给人的印象一定是病重的厉害,不像现在,伤风感冒,头疼脑热,普遍要挂吊瓶!

时过境迁,岁月更替,若这个的腊月三九还不算寒冷的话,那就等下一个腊月三九吧?

原创随笔散文《记忆,儿时的三九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河浜   棒头   滴水成冰   煤炉   铁铲   头疼脑热   腊月   积雪   晶莹剔透   美文   鱼儿   出奇   儿时   洁白   散文   寒冷   随笔   印象   记忆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