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随笔散文《言老又无仿》

在活到花甲与古稀年龄段的群体中,大多数的人都忌讳“老”字,也成了一种迷信,叫作“精神恐老症”。我认为,人到活到一定的年龄段后,言老又无仿。一天,我和比我稍长些的老友聊天,老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唉,这世上什么最不值钱,就是人老了,人一老,就不中用了,活着反而受罪,活着已经没啥意思了。”

原创随笔散文《言老又无仿》

在日常生活中,像老友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一旦患上了“恐老症”,被“老”字吓怕了,一说到老就悲观失望,烦燥不安,整天的唉声叹气,无精打采,更无所事事,抱着活一天捡一天,混一日少一日的思想,这种“怕老老得快,疑病病自生”的状况如果不改变,就会给自己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更多的是,给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原创随笔散文《言老又无仿》

“长绳唯以缚落日,良药无法驻青春。”人的生命就是出生、婴儿、幻儿、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死亡循环往复的过程。人,总是要老的,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但是,虽然从无人不老不死,却有人到死不老,就是有这样的人。他们笑口常开的对待老,以无惧无畏的勇气对待老,以平静坦然的心态对待老,所以,他们越活越强,越活越有生活的情趣与滋味。

原创随笔散文《言老又无仿》

一个聪明的老人,是决不会在苦恼中安度晚年的,总会千方百计想办法,找窍门,在欢乐中,在有所作为中度过晚年。因为,他懂得,老,是人生最成熟的时候;老,是人生收获的季节;老是一种精神的财富,是一种心慰的自豪。一个老人,只要能这样想,就会觉得夕阳跟朝阳一样生气勃勃,晚霞跟朝霞一样绚丽灿烂。

原创随笔散文《言老又无仿》

人有夕阳红,精神无黄昏。老人不要在悲观中,苦闷与孤独中老去,要在乐观有为中度过余生。无数事例充分证明,人老了,也要与时俱进,运用自己长期知识与生活的积累,利用自己有形和无形的资本挖掘生命的潜力,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兴趣、有爱好的事。这样,不仅能实现自己晚年的人生价值,受到人们的尊重,还能发挥余热,使自己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心境开朗愉快。

原创随笔散文《言老又无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每一位老人都要看到自己生存的价值,生存的责任,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不断地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做到“长寿诚可贵,奉献价更高”,修德行善,淡定对老,珍惜自我,笑口常开,让自己的晚年,活得更加丰富充实,更加洒脱精彩,更加美好快活。

原创随笔散文《言老又无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自生   夕阳红   无畏   长绳   志在千里   老骥伏枥   悲观失望   长寿   笑口常开   年龄段   晚年   老友   美文   散文   随笔   老人   精神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