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减的是压力,还是要求?

双减,减的是压力,还是要求?

这几天,大家都在讨论“双减政策”,看到网上一段解读是这样的:小学一年级全部口头测试,二年级才开始用试卷考试,三四五年纪补考英语,但是中考英语是必考科目。小学阶段只留期末考试,取消月考和期中考试,初三以前没有统考,但是中考是全市统考。这一系列措施隐隐透露着这样一个问题,初三之前你压根不知道自己孩子考多少分,属于什么水平。这样的话,很多家长就不用再焦虑了,但是等你发现孩子成绩不行的时候,连个补救的机会都没有了。有家长表示,这简直是在拆盲盒呀。用中考把人才选出来,再用高考在全国比拼。把真正赋予的孩子和父母有能力培养的哈子送到大学去学习,剩下的哈子只能锻炼动手能力去学技术了。对家长来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你的孩子将会是哪一半?

想到哲学课上说的“事物具有两面性,需要用辩证统一的观念去分析事物。”政策的提出,一开始应该是源于近几年来教育给孩子和家长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享受童年,家长没有充足的经历调整好工作和教育。本着解放压力的初衷,经过不断地思索调整才最终出台了这样的策略。这一项政策的提出,最直接地解决了前期家长&孩子的学习压力。然而,事物具有两面性,它的弊端也会慢慢地显现出来。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培训不能参加了,有条件的家庭给私下给孩子更全面的培养,九年准备,中考检验成果。

双减,减的是压力,还是要求?

不知道五六年之后,政策会有怎样的改变?作为一个身兼上班族&母亲的人,我渴望给予我的孩子更多的爱,更好的陪伴,更优秀的教育,让孩子在爱和温暖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第一次养娃,小朋友每一次新的反应都值得我去发现,去思考。我渴望给孩子营造出一个轻松信任的氛围,让其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一个老朋友在身边。作为母亲,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压力   望子成龙   两面性   统考   英语   弊端   美文   中考   事物   家长   母亲   阶段   发现   孩子   政策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