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终都学会了孤单

其实,人活着,就是一个愈发孤单的过程。

人生,就像一叶逆流而上的小舟,在大海里扬帆航行,在水流湍急的旅途中,最终只会剩下自己。

小时候,觉得朋友很多,每天上门要求一起玩的小伙伴,络绎不绝。那时候的我们,是不会知道“孤单”是什么样的感受。

后来,我们就天南海北渐渐地走散了。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会非常怀念小时候的朋友,那种前呼后拥的感觉,这辈子也不会忘记。

这些情景,在回忆中,依然是美好的。其实,回到现实中,也未必。因为大脑就像一个过滤器,总是把不好的过滤掉,而留下美好的部分。所以我一直说:回忆是会骗人的!

比如前几年,微信群的兴起,我们联系上了大量失联的同学、朋友……各种群,大家刚刚加入的时候,都非常的激动和兴奋,每天聊得不亦乐乎。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年那月,又成为了那个青葱少年。

于是,就有人组织聚会,想重叙往日的情怀,重拾当年美好的回忆,互道离别后的思念……

我这人一向在同学、朋友中人缘都还不算差,所以有同学组织的聚会,基本都会被邀请去参加。而且我从来都是服从安排,不论时间和地点。但是到后来才发现,真正能聚在一起的,少之又少,因为不是这个有事,就是那个来不了。

记得前年,有一场初中同学聚会,最后真正到场的只有七个人,一桌都还没有坐满。就是这七个人,也没有期待的那样,没有太多想说的话,也没有聊不完的前尘往事,更没有说不尽的离情别绪,剩下的只有互相吹捧和自我吹牛。我这人既不喜欢吹捧别人,也不喜欢抬高自己,所以我就这样在百无聊赖中结束了那场聚会。

聚会结束以后,群里反而渐渐地安静了起来。直到今天,已经没有人说话了,偶尔一两个人,用表情刷个屏,证实一下自己还是活着的。而我,也早将群设为了免打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用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就是内心对于外在事物的抵触,从而产生的厌恶感。这种厌恶,是自然的,是不受自我控制的。

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对社交还不会产生什么特殊的感觉,觉得每一个认识的人,都是朋友,朋友是多多益善的。

这样的想法,在年少的我们看来,是正常的,否则就会成为一个没有朋友的“异类”。这是一个人类自然成长的过程。

当我们长大以后,我们的成长过程,接受的教育都是不同的,所以认知也会越来越不同。

最终,我说的你都听不懂,你说的我也不感兴趣。

所以就算曾经关系再好,最终也会形同陌路!

对于这些,不必在意,也无需在意!

因为,我们都会在告别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会了孤单。

人生,孤单是常态。

对于抱团取暖,结伴而行,那都是年少时的期望。

而我们,早已学会了孤单!

我们,爱过繁华热闹,而如今,更爱孤单的自由!

我们,最终都学会了孤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离情别绪   孤单   前呼后拥   美文   在意   小时候   聚会   美好   自我   过程   同学   自然   感觉   组织   人生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