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北漂,也不是沪漂,那就叫“保漂”吧

这两天在浏览头条时,看到北漂、沪漂这些字眼,我就在想我这算不算是保漂(在保定漂泊)......虽然北漂、沪漂这些通常是指在大城市,但我又想不到一个很好的词汇来相容我们这些对在保定漂泊的人的定义。


不是北漂,也不是沪漂,那就叫“保漂”吧

从网上又单独查了一下对北漂的定义:北漂是指从全国各地到北京工作、谋求发展而没有北京户籍的人,多为青年人,一般没有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住所。好像我又不符合“漂”的定义,因为我是本地人。但也一直是在“漂”,在这个地方没有固定住所,搬来搬去,给人飘忽不定的感觉,没有认同感。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漂泊吗?是一种没有发展的“漂泊”。


不是北漂,也不是沪漂,那就叫“保漂”吧

人们为了自己的梦想,也为了挣钱,去北京工作和生活。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又是经济发展中心,高精尖企业和人才多,就业机会也多,接触到的人多,更能接触新鲜事物和新思想,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当然对于北漂,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看法,有好处也有槽点。

我今天不想说北漂,南漂,它们都离我很遥远,因为到目前为止,我的人生的前三分之一都是在保定度过的。就像《围城》中所描述的那样——生活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我一直想冲出这座围城,看看外面的世界。可能是我走过的路都是偏僻的小径,也可能是我的视野,我的思维不够开阔,让我感觉自己就是井底之蛙。

作为一名本地人,也是一直在漂着,也就是我所说的保漂。没有固定住所,一直在租房住,有时候还觉得租不起。没有固定工作,不满意了就换(可能有些任性了),但也确实没啥发展空间。小公司来回跳,大公司进不去。感觉没有归属感。

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从开始工作到现在,8年有余,也换了五六份工作了,你是不是感觉挺频繁的?其实,我也不想总是跳来跳去,这样无论对自己的成长还是物质方面都没有好处。但,我又感觉很无助,每次跳的都是几个人的小团队,最少的一次是两三个人的公司。这种最可怕的是交不到朋友,交际圈也就很小了,更别提什么人脉了。我也经常自怨自艾:保定就没啥好公司,工资还低,从来没交过保险。

我总把问题归咎于外在,其实我觉得我自身也是存在问题的。人家也有在保定生活得很好的,也有一个月挣一万块钱的,也有五六年没有跳过槽的。也有自己创业的。一路走来,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是我的选择方向错了?还是本不够优秀,只是怨天尤人罢了?


不是北漂,也不是沪漂,那就叫“保漂”吧

作为一个非常底层的普通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高不成低不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经过反思,我认为,终其根本,还是思维上的延迟与落后,认知的偏差。改变思维方式,提高认知水平——当然这是我对自己现状和问题的最优解。至于具体该怎么去解决这种现状和困境,我还没有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法。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或可行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人脉   保定   高精尖   高不成低不就   本地人   围城   住所   美文   北京   认知   好处   思维   现状   定义   感觉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