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场跋涉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有人说,岁月匆匆,积极进取、出名趁早,方不算虚度此生。


“我是那待斟的酒,以一生酝酿浓度。”有 人说,成功需要时间的磨砺,晚熟才能沉淀出生命的价值。


我以为,及早出名,是珍惜年华,却少了积淀的过程;青睐晚熟,是沉潜自我,却少了青春的锐气。其实,实现人生的价值不在早晚,美名与成功不过是踏实走好生命历程的额外所得,自我的价值就蕴含在日常平凡的脚步里,毕竟——人生是无尽头的跋涉。


周国平曾说:“寻求生命的意义,所贵者不在意义本身,而在寻求,意义就寓于寻求的过程中。”出名无所谓早晚,珍视过程、得失随缘,亦不失为清浅超然的存在方式。


林清玄在台湾被评为最年轻的成功人士,但他视之如浮云,依旧笔耕不辍,践行“创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追求,将人生的意义融进每一天的书写、每一刻的投入里;曹雪芹早年颠沛流离,生活困窘,直至晚年“字字是血、十年辛苦”的《红楼梦》才被尊为皇皇巨著,但他并不埋怨名誉的迟来,因为灵魂已在文学的创作中获得了升华。


“也许我们喜欢的不是成熟,而是成熟的过程”,白岩松如是说到。奋斗是生命的常态,它不该因早年出名而停止,也不该因不得认可而废弃。意义在个人,人生重过程,我们追求生命的价值,应如斯蒂文森一般, “只全神贯注地走脚下的人生之路”。


这不是抛却热忱,也不是抗拒晚熟,而是把目光投向自我,把意义赋予日常的努力,如苏轼,以积极的心态去耕耘,以豁达的心态去收获,反而“莲塘无主自开花”,活得厚实而通透。


顺其自然,面向自我,重视脚下。或许我们足够幸运,年纪轻轻就获得名声,那自然值得“春风得.意马蹄疾”;或许我们默默很久,年事已高才得到认可,那也是印证了托尔斯泰“人生的价值是用深度来衡量”;又或许我们以无言的姿态走过一生,但我们灵魂的充实已经完成了木心“为生命赋予意义”,已不枉这趟人生。


许多人纠结于出名的早晚,反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不若相信人生是场跋涉,淡然从容,在岁月的轨道上款款而行,终会“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人生是场跋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托尔斯泰   东流   人生   早年   美文   早晚   脚下   心态   日常   灵魂   成熟   意义   自我   过程   价值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