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与夔州


刘禹锡与夔州


王立新

刘禹锡与夔州


刘禹锡与夔州


刘禹锡与夔州


刘禹锡与夔州


刘禹锡与夔州


刘禹锡与夔州


游长江三峡那是几年前的事儿了,三峡归来后我也写了一点儿文字,游船停泊在奉节白帝城,过廊桥登白帝城,瞻仰诸葛祠,观三峡瞿塘峡门户夔门,看刘备托孤蜡像馆的托孤堂,记忆里白帝城还有一个刘禹锡石雕像,我早就想了解一下刘禹锡与白帝城有什么关系,怎么白帝城里有一尊刘禹锡的石雕像呢?

刘禹锡与夔州


刘禹锡与夔州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刘禹锡是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刘禹锡22岁进士及第,升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信任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升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实践“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宦海沉浮,屡遭贬谪。816年,刘禹锡创作了《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得罪了时任执政权贵,被贬谪到更远的播州去当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诸人帮助,改为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刘禹锡在连州近五年。刘禹锡因母丧才得以离开连州。821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824年夏,又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由此可见刘禹锡在夔州任刺史大约三年。

刘禹锡与夔州


刘禹锡与夔州


提及夔州不得不说夔门,夔门山水气象万千,纵横捭阖。李白曾三过夔门,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绝唱。杜甫也曾在夔门的最高处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年一叹。夔门所在的古代夔州,也就是今天的奉节,无疑成了一座被千年文脉筑就的诗城。

除了李白和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被贬夔州刺史的时候,还深受当地民歌的感染,曾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制成了闻名遐迩的新《竹枝词》,来描写当地的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刘禹锡被贬夔州刺史期间,一共作了《竹枝词》十一首。《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在这首诗中,我们能够看到刘禹锡以绝妙的艺术手法,即一语双关,刻画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春日里,因听到意中人的歌声而产生的心理活动。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首先,诗的前两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意思是说,在一个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清丽的春日里,一个初恋的少女听到了意中人的踏歌声。从这两句诗来看,刘禹锡主要采用了起兴手法,以少女眼前的所见景物,来触物起情。春日里的清江水和杨柳依依,最容易引起这位少女的情思。所以当她听到意中人的歌声时,就会心潮起伏难平。

 然后,便有了诗的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意思是说,东边尚在日出,西边却下起了雨,说它无晴吧,却又还有晴。倘若只是单纯地从写景来看,这也算是一幅大自然中的奇景了。不过在这首诗中,最后7字却是两个巧妙的隐喻,用的是一语双关的手法。

一语双关的手法,是历代民间情歌中常用的。刘禹锡在这首诗中,用一语双关的手法,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所展现出来的奇景,又把这位少女的迷惑和希望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惟妙惟肖。古人说,诗贵在含蓄。刘禹锡这首诗无疑是具体含蓄美的,这与中国女子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结合得十分贴切自然。故这两句诗也一直是后人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

综观刘禹锡的这首诗,虽然是他被贬夔州期间所作,但是从他能够善于发现当地的风土人情来看,他拥有着豁达乐观的心境。总的来说,全诗风格明快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歌特色,是一首惊艳千年的名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连州市   瞿塘峡   白帝城   连州   奉节   竹枝词   双关   刺史   意中人   奇景   杨柳   美文   手法   日出   千年   少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