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在武威数千年的历史中,不但历经了各民族对土地政权的争夺及多个朝代的兴衰更迭,同时也曾经在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历史进程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蒙藏凉州会盟纪念碑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凉州会盟

古称凉州的甘肃省武威市东南20公里处有一个百塔村(又名白塔村),据清乾隆《武威县志·建置志》载:“内有大塔,四环小塔九十九,因得名。”这些白塔,与中国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

1247年,蒙古汗国代表阔端与西藏(吐蕃)代表萨班,就吐蕃归顺蒙古汗国,在白塔村举行了历史性的凉州会谈,最终达成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协议,这一在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进程中具有深远而特殊意义的政治事件,至今已有773年的历史。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白塔村遗址


凉州会盟的蒙古汗国代表阔端,是一代枭雄成吉思汗的孙子、元太宗窝阔台的皇次子,册封西凉王,受封西夏故地,驻屯凉州,统治甘肃、西藏、青海、宁夏、内蒙西部、新疆东南部分和陕西全境,为蒙古大军西路军统帅。吐蕃方的代表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简称萨班),是西藏地区著名的佛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凉州会盟的蒙古汗国代表阔端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吐蕃方的代表西藏宗教领袖萨班的侄子八思巴


公元13世纪初,蒙古人崛起兴盛于塞北,在其杰出的领袖成吉思汗继承父业后,数十年间,征服了整个中央亚细亚,俄罗斯和中国,并一度蹂躏东欧,建立了横跨亚欧两洲的大帝国。在当时形势下,蒙古统一吐蕃势在必行,那时的西藏,强盛一时的吐蕃王朝灭亡已经将近400年,长期处于分裂割据下,无法形成合力,各方面都根本无力与强大的蒙古军队抗衡,在蒙古军队的三面包围之中,深谙“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西凉王阔端,向吐蕃伸出了橄榄枝,而接过橄榄枝的,是西藏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教派,—直接控制着当地宗教、政治、经济权力的后藏萨迦派,以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为代表的西藏上层人士清楚地知道,战则败生灵涂炭,而和平归顺方为上策。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凉州会盟纪念馆

识时务为俊杰的萨班,出于对本民族前途命运负责和立志弘扬佛法的使命,同时也为萨迦派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不顾个人安危和年迈体衰的65岁高龄,毅然带领两名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吉及众多僧人应邀前往凉州。1247年,阔端与萨班终于在凉州白塔村会面并举行了会谈,经过深入商讨谈判,就关键性问题达成共识,这标志着西藏正式加入了中国版图。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关头,来自北方草原的蒙古族征战英雄与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佛门贤哲,高瞻远瞩的远大目光与胸怀,最终选择了和平统一,经两位蒙藏代表性首领的共同努力,西藏用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郑重宣告加入祖国大家庭,自此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为此武威在中华民族统一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白塔村遗址大门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凉州会盟吐蕃代表、西藏宗教领袖萨班金像


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崇拜孔子、遵循儒家已有2000多年历史,孔庙遍布华夏大地,武威也不例外,这里有一座被称为“陇右学宫之冠”的文庙,传闻最早建于前凉或西夏时期,碑载复建于明英宗正统二至四年(公元1437-1439),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全庙由孔庙、儒学院和文昌宫三组建筑组成,东以供奉"万世文宗"文昌帝君的文昌宫为中心,南为山门,北为崇圣祠;中为孔庙,是供奉"万世师表"孔子的地方,以大成殿为中心,南为戟门、棂星门、状元桥及泮池,北为尊经阁;西为凉州府儒学院。整座文庙占地达3.1万平方米,据说其规模居全国孔庙的前列。院内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雍容典雅、保存完整,古柏参天,槐荫蔽日,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500多年历史的孔庙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其规模居全国孔庙的前列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文庙1981年9月1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这里与西夏博物馆、大云寺一起组成武威市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历代图书、字画、碑刻及其它文物3.6万余件。以铜奔马、医药简、礼仪简、木雕、墓志石刻为代表的汉唐文物,以西夏碑、木缘塔、木版画、金碗为代表的西夏文物,以凉造新泉、西夏银币为代表的货币文物,以明清瓷器、牌匾、水陆画为代表的明清文物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发展武威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同时辟有7个文物陈列展室,所列历史文物、文字说明和图片,简要地反映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武威历史。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武威市博物馆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文庙前面是西夏博物馆,西夏时期,武威是西夏的辅郡,武威是迄今发现西夏文物、遗迹最多的地方,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是研究西夏历史乃至中国历史的珍贵资料,有不少还是国内独一无二的。西夏博物馆占地面积3570平方米,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展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碑、国宝木缘塔、国家一级文物西夏木板画及西夏泥活字版等,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西夏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详实的资料,把西夏王国的兴亡、经济、文化等历史一一展现在人们面前。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西夏博物馆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盛唐流行《凉州词》的故乡

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富有音乐才华,广纳各民族的音乐,对唐朝音乐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而当时的凉州乐舞不仅是西北乐舞的代表,也是中原王朝乐舞中的精华,被尊为"国乐"。

唐开元年间,凉州都督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其中《凉州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凉州词》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唐宋时期不少著名诗人,包括王之涣、王翰、孟浩然、张籍、陆游等都写过凉州词,其中以唐代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最为著名,因此武威又被冠以《凉州词》的故乡。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历史文化名城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文明之路上一座厚重的里程碑,值得深入了解、值得为其骄傲,相信在新时代武威的明天,将更加威武!#自驾好去处##转动好时节##走吧自驾去旅行#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历史文化名城武威璀璨之夜


汉武帝亲自命名的武威,大写的威武(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武威市   吐蕃   白塔   文昌   萨迦   蒙古   孔庙   文庙   汉武帝   西藏   西夏   威武   版图   美文   中国   文物   代表   历史   武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