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多女少的农村相亲惨状:一家女百家求,在门口排队等待面试

当下,农村相亲与城市相亲大有不同。城市相亲时,双方都是提前约在高级餐厅或咖啡厅,谈谈工作、兴趣爱好,逐渐加深对对方的了解,农村相亲则更加直接,男方由媒人带到女方的家门口,像商务谈判一样直接切入主题。

然而,农村相亲虽然省掉了咖啡钱和饭钱,但相亲之路并没有轻松很多。

到了女方家门口之后,门口还有一群和他一样,等待跟女性见面的其他男性,这些男性相亲者不知不觉就成了竞争对手,整个过程就像“竞拍”一样,谁的条件最好,谁就能抱得美人归。

男多女少的农村相亲惨状:一家女百家求,在门口排队等待面试

参加相亲的男性,很多都是年纪不小的单身光棍,农村本身结婚的时间相对偏早,如果这些人到30岁还没结婚,基本上就是铁定的光棍了,他们不得不主动“送上门去被挑选”。

随着农村大龄单身汉越来越多,造成这种“一家有女百家求”的原因,具体包括社会大环境影响、农村自身特殊性等原因

男多女少的农村相亲惨状:一家女百家求,在门口排队等待面试

一、农村人更现实

来到农村的相亲市场,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相亲都是男方千里迢迢跟着媒人来到女方家附近,出来和男方见面的,并不是需要相亲的女性,而是女性的父母或其他亲戚。

农村的相亲模式就像面试一样,分为一面和二面,一面是女方的长辈对男方的条件进行初步的筛选,只有女方父母先满意了,男生才有可能和女方有见面的机会。

男多女少的农村相亲惨状:一家女百家求,在门口排队等待面试

对此,媒人的解释是,结婚过日子不仅是两个人的私事,更是两个家庭生活方式的磨合和资源整合,农村女方父母先把关,反而更慎重也更经济,男方就不用花更多冤枉钱去接触女方,双方既省了时间又省下了金钱,让相亲这个行为更加经济高效。

但是这个“经济高效”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农村人的现实,农村人更加希望能够通过“嫁女”这个选择,实现家庭环境的改善。在很多农村人的眼里,婚姻早已不是一次情感的流通,而是一场精打细算的交易,双方都在互相试探中,了解对方的底牌,对各自的现值和升值空间进行衡量,并据此做出收益最大化的选择。

男多女少的农村相亲惨状:一家女百家求,在门口排队等待面试

二、社会男女比例不均等

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适婚男性的人口比适婚的女性人口多出一大截,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这一比例会持续扩大。而在这样的社会人口背景之下,男性之间的择偶竞争将异常激烈,那些没有在适婚年龄找到对象的男性,就不得不面临一个人孤独终老的凄惨结局。

另外,这一现象因为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两极化的态势,简单来说,就是在社会男多女少的情况下,大城市内却因为生活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呈现出女多男少的情况。

农村女性相比农村男性,在大城市生活的压力更小,于是尽可能地前往大城市生活、发展,这样一来就加剧了农村男多女少的趋势,这也是为什么农村相亲男性像“货物”一样,等待着被挑选等现象的原因。

男多女少的农村相亲惨状:一家女百家求,在门口排队等待面试

继“二孩政策”出台之后,前段时间我国政府又出台了“三孩政策”,政策出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些政策和资金发展方面的支持,使更多的夫妇愿意生育更多的孩子,这样才有可能提升近年来不断下降的生育率,从而进一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的发展。

该政策的出台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夫妻再接再厉孕育更多后代,但是据有关数据显示,自“二孩”和“三孩”政策出台以后,我国大体上的婴儿出生率依然是只降不升,这主要归因于社会适孕女性数量的不断下降,而适龄女性数量减少,带来的不仅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同时也是越来越多的男性将要面对的择偶难题。

男多女少的农村相亲惨状:一家女百家求,在门口排队等待面试

三、社会环境影响下,女性择偶标准的提高

目前,这些在农村被挑选的男性,他们大都家庭环境贫困,自身的经济能力、外观条件也不优秀,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确实是踏实过日子的人。但是很多农村女性却心比天高,被媒体网络灌输得认为只要是女的,就可以要求男人当牛做马,对自己的客观条件熟视无睹,只把婚姻当成改变命运的工具。

经济快速发展之下,公众的自身素质却没有以同样的速度提高,导致社会环境被物质所扭曲。社会媒体平台上的炫富视频,通常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大量的点赞,网络流传的金钱可以不顾一切的无下限言论,也不在少数。

男多女少的农村相亲惨状:一家女百家求,在门口排队等待面试

在这种环境之下,爱情、信任已经成为了奢侈品,成为拥有足够社会资本的人才能享受的稀有物品,而普通成年人的世界里,更多的是为了生活无休止的奔波,被疲惫感充斥的生活里,自然也就少了无缘无故的情感投资。

当下男女比例的不均等使得女性日益成为稀缺资源,女性价值在不断攀升,同时也更倾向于向社会高处流通,农村的想要嫁到城市去,小康的就希望通过婚姻将生活水平提高到小资,基础精神需求已满足就追求精神刺激,女性对婚姻的标准线越划越高。

与之对比之下,社会发展筛选下来的“光棍”们则自带贬值标签,除了那些经济实力强劲的“黄金单身汉”以外,都是向下兼容的被排挤资源。

男多女少的农村相亲惨状:一家女百家求,在门口排队等待面试

可是社会结构使得这两者不得不在相亲市场上“碰撞”,如果能够侥幸擦出爱情的火花,或许还能传为一段佳话,但事实上,但凡见识过生活艰辛的女性,都不会被甜言蜜语的爱情所折服。因为对所有人来说,在爱情和面包之间,必然是面包更重要。这也导致了这两者在婚姻市场上即使有所对接,但也大多无法长久。

《孟子·离娄》中曾经提到过这样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见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结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诞育健康的后代,以延续家族的生命力。

男多女少的农村相亲惨状:一家女百家求,在门口排队等待面试

这样的想法在现代依然大行其道,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到了适婚年龄不结婚,不让他们抱孙子就是“不孝”,随着结婚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孝”与“不孝”早已不是个人能够决定的问题。事实上,农村的这种相亲“困境”已经和出生率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只有寄希望于“三孩”类似的政策,才有能够改善一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农村   媒人   惨状   男方   不孝   女方   光棍   美文   人口   男性   父母   婚姻   政策   女性   社会   更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