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风一样自由

他,

是两个女孩的父亲,走了,在这个母亲节,却没能等到下月十五日的父亲节......

一、噩 耗

昨晚睡得很迟,早上醒得很早,梦见了参加葬礼的情景。


今天原本是休息日,因公事需加班,10点左右来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吃早餐,好友打来电话“他,走了——是在今天上午9点多......”我们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知道他病情恶化是在半个月前,癌症,毫无征兆,或许他对自己身体状况要比旁人了解。只是因考虑到生活、家人的缘故,以至于面对病情时大家都显得束手无策犹如晴天霹雳。

二、探 望

在好友告知他,病情危急的时候,我便毫不犹豫乘车于次日赶到他所在医院。


在医院门口花店买了康乃馨——希望能给他带来好心情。和好友一起前往病区探望他,在寻找病房的时间里,说实话我们都有些紧张——因为听说最近他病情变得严重,好像不怎么说话有太多不确定。


我们推门而入,只见他妻子正在病床前照看他,看见我们的到来,原本卧着受尽病痛折磨的他——口中艰难的叫出我的名字说着“嘿,你怎么来了!”并试图要妻子将他扶起来,我们连忙阻止他——最终他还是坚持着坐了起来。将花放好,我们围坐在他身旁,身体变得异常黑瘦——当初1.8米身高体重160斤的他因病判若两人。费力的睁眼注视着我们,顷刻低头小声向我们说“让你们操心了!我现在很少讲话!”他的意思我能理解,知道我从江浙赶回去需要长时间乘车,可他自己面对朋友的到来已不能过多的表示欢迎!我难过的向他说:“我们听说你病情了,就想着回来看你,作为同学朋友是应该的,你不必内疚。身体虚弱就不要讲话了”如此境况还考虑我们的感受,让我们无言以对。


良久,他,示意妻子想要喝水,她端过水杯,他干裂的嘴唇借着吸管用微弱的气力吸了一口。


从他妻子口中得知,他现在身体很虚弱,每天仅靠一瓶“营养液”维持!进食——对我们来讲最普通不过的事情,对他已近似奢侈。


因他需休息,临走,我握着他干燥的双手鼓励他勇敢些,因为你在我们心目中一直都很坚强,过段时间再来看你。

三、追 思

耳畔萦绕着口琴独奏《飘落》的乐曲,一时回想起和他多年来的人生交集。

(一) 学生时代

第一次认识他,是在91年9月份从小学升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那时的我刚刚脱离小学步入中学生活,对一切充满着兴奋与好奇,常见他骑着一辆自行车在校园里跑上跑下。后来,得知他比我们高一级,因为多读了一年初一才和我们同班。那时的他家在镇上,家境比很多同学要好,算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想想那时,年少无知,大家也曾一起因为不满老师对我们严厉管教,集体逃课。


作为风云人物的他,也曾为班上同学和他人打架斗殴。俨然一副老大派头。


我一直认为我们班当时在学校是最活跃且成绩不错比较自由的班级,可敬的班主任也曾因为我们没少挨校长批评。


上初一的那个秋天,学校组织我们去西部城市旅游,当时,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出过远门的孩子来说充满着太多期盼。后来学校还因为此事被镇教育部门批评过。那个年代,家里能给孩子钱出去玩的不多,记得,家里给了我120元钱并用针线缝在衬衣口袋里以防偷窃。由于我们家离学校路程较远,为了赶第二天旅游班车,我们几位同学就住在他家。当天晚上人挤了一床,讨论着明天出去玩的事....


记得,当时流行唱卡拉OK,流行歌曲对我来讲十分陌生,他还建议我借个录音机跟着卡带练习歌唱。


中学毕业后,大家各自去了不同地方求学,从此杳无音信。


(二) 初见南方

第二次见他,在阔别20年之后,2010年春天,我在中部一个城市工作,因公要去南方省会城市顺便打算买台笔记本电脑,事先我们已在网上约好在省会城市的“百脑汇”见面。


一路上,还在想大家20年没见了是个什么样子,是否还能认得出彼此 。单位的车停在火车站附近,乘地铁前往约定地,我先到一步,不一会儿看见他着一件绿色条纹休闲夹克衫,肩挎一包,映入我的视线,一看就知道从事的职业与时尚有关,同学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一眼总能认出。他乡遇故友,分外热情。在他的参谋下我很快买了电脑。晚上回到我住的酒店,他热情的请我们一起的同事吃饭,说什么定要尽地主之谊。晚上一直聊到十一点,后来他妻子电话催促回家了。


临别时,说好有机会再见!

(三) 南京再聚

第三次见他,在相隔一年之后,2011年夏天,恰逢另一好友在上海学习,于是大家相约着南京聚会。


他和好友来车站接我。三人同时出现在家乡以外的城市,有说不出的高兴。


一行人去了他事先订好的酒店,晚上我们去了一家西餐厅,彼此叙说了离开中学后这些年的历程。他说毕业后去了深圳后来又上北京,一直从事时装销售,主要负责在一线城市大型卖场运营服装专卖店工作,一路走来混得相当不错。也为今后自主创业集聚了大量人脉和丰富经验。我和好友也述说了各自人生经历。


在南京的几日里,他带我们游了夫子庙、中山陵,还笑侃说:每次朋友来南京都到中山陵,多得他自己都不愿意再去了。 可是,这次无一例外,他还是随我们再游了中山陵,并登上了楼顶,站在高处远眺未来充满期许!最后还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云锦博物馆等地。


(四) 春节相见


第四次见他,是在13年春节,我带妻儿回家陪年迈的父母过年返回途中,在鄂西北一个城市见面。


这次不同的是,地点在我们家乡,而他也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抱负——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在地级市不同的大型购物中心运营着两处服装专柜,还带我们去感受了现场氛围。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都期盼着生意越做越好,有朝一日可以开设更多分店,还分享了经商的成功之道,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两家人共进晚餐,同样还是他尽了地主之谊。饭后不忘把我们送到了酒店。


(五) 尾 声

早些时候已知晓他病情,如今,他走了,意料之中,却是情理之外,我们仍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现实。


想对他说,尽管他已无法听到,不!我们坚信他能听到:起止今日你很成功!且已经成功!你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死亡——一直以来,觉得它离我们很远,如今,它就在我们身边......


他走了,很匆忙,

临走之时,不得而之。

他走了,留下了一双女儿,

他走了,留下了一摊生意。

他走了,留下了一群惋惜,

他走了,留下了一声叹息!


借用张国荣作品《阿飞正传》里面的一段文字作为结尾: 有人告诉我,这世上有一种鸟,它没有 爪子,只能一直飞!飞累了就躺在风中!一生只有一次可以着地——在它逝去的时候......


愿他,像风一样自由!


悼•好友

写于二○一四年五月十一日晚 七点

像风一样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中山陵   南京   风云人物   省会   美文   病情   妻子   晚上   身体   好友   同学   中学   酒店   自由   学校   朋友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