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饺(散文)

送行饺

文 | 宋宏建

送行饺(散文)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哥哥参军去云南,为让他临行前能吃上顿饺子,母亲可作了大难。

那光景儿,豫西北邙老家每人每年分七八十斤麦子,长年以吃红薯为主。我家瓦罐里集存的那点白面,只有过节、来客或侍候病号才偶尔抓一把,熬不到冬天也就见了底儿。所以母亲在罐里打扫了半天,碗里也只有白蒙蒙纸厚一层面。没法子,母亲就左邻右舍地借,最后端回小半葫芦瓢。看到我们姊妹七个嗷嗷待哺的样子,母亲跺跺脚,又到姨家提回巴掌大一手巾兜面。

接下来的问题是饺子馅,那时乡下没有菜,挖野菜吧,冬天地里光秃秃不见绿色,怎么办?见母亲急得团团转,憨胆大的我便跑到临村的菜园,偷了几个猪尾巴粗的旱萝卜揣回家。母亲见萝卜后先是惊喜,继而得知我是偷来的。旋即在我屁股上狠狠打了几巴掌,十分生气地训斥道:“咱家祖祖辈辈都活得干板硬正,你哥就是不吃饺子,也不能惯你去干这丢人现眼的事!走,把萝卜送回去,给人家认个错!”母亲把我拉回到菜园,我耷拉着脑袋,嘟着嘴不说话。种菜的老爹听了母亲的道歉后,不但没责罚我,反而又薅一把小葱递给母亲,说掺到萝卜里饺子就出味了……

送行饺(散文)

1978年8月,我考上大学要去报到那天,母亲也为我包饺子送行。这回不像哥哥出门时那样寒伧,从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起,母亲就开始积攒鸡蛋,最后竟攒了一二十个。临我入学前两天,母亲把鸡蛋卖掉一半买了韭菜,剩下一半炒了拌馅。为让我吃得舒服,母亲还特意弄了蒜泥、姜汁、辣萝卜条几个小菜。母亲忙了一大晌,元宝状的饺子像房顶上的瓦片那样列了四箅子。吃饭时她一边看锅,一边瞅着我狼吞虎咽、吃得满嘴流油的馋样儿,憔悴的脸上绽开了灿烂的花朵。可等全家人都摸着鼓鼓的肚皮打起嗝时,母亲却一人蹲在厨房的锅台旁边,端起半碗煮烂的饺子皮,汗水搅着泪水在默默地吃。我走到母亲身边,她起身擦去满脸那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躲躲闪闪地用手捂了碗说:“没啥,妈是为你高兴得很呀!” 1982年7月,我大学毕业去单位报到那天,母亲仍为我包饺子送行。那时那刻,我已读懂了两句诗的真正内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后参加工作,每月至少有三个周末,我都会骑自行车翻山越岭,从洛阳关林出发,奔波六七十里到孟津凤凰台老家,为的就是母亲那一碗送行饺……

送行饺(散文)

如今母亲已去世多年,贤惠的妻子,知道我有吃饺子的嗜好,几乎每周都会满足我的愿望。然而每当我端起饭碗,举箸之间,总会禁不住想到母亲,想到普天下那些和我母亲一样的妈妈……

送行饺(散文)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ㅡ END ㅡ

作者简介:宋宏建 河南地矿局文学老年。

关注头条号“等你FM”,更多精彩每天等你来。

本文为"等你FM"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孟津   天等   箅子   锅台   菜园   吃得   美文   饺子   巴掌   汗水   萝卜   老家   散文   泪水   鸡蛋   冬天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