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 这么多大学生暑假居然都在做这事?很有可能掉入“陷阱”


在高校,不少大学生都会找兼职,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一方面可以拿到属于自己的收入。如今正值暑假,也是大学生兼职的高峰期。


大学生兼职无可厚非,但因很多学生涉世不深,防备心不足,很多骗子会利用学生想赚钱的心理进行诈骗。这些年,我们时常会看到大学生兼职被骗的新闻。


警惕这些兼职陷阱


大学生兼职很常见。那么兼职可能遇到哪些陷阱?


高薪陷阱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吸引大学生,往往会在招聘上写着“高薪招聘”“时薪80元”“高薪日结”等。而当大学生找上对方时,对方往往会让其先交会费、保证金等,交了之后才会介绍工作。但实际上大学生给了钱之后,可能会被对方搪塞、不介绍工作,甚至对方直接玩消失。


当然,可能也有真的高薪兼职,也会实实在在地将高薪发给大学生。但这里面可能涉及下面我们要说的违法陷阱。


违法陷阱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一些所谓的兼职工作可能涉及违法。比如刷单就是兼职陷阱里面最常见到的。所谓的刷单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利用招聘网站、兼职类QQ群等途径发布虚假兼职(给电商平台商铺刷单以提升销量、信誉度)信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套用真实刷单兼职的工作流程,等刷单成功后,再以系统、网络、冻结问题等种种借口,要求受害人多次汇款的网络诈骗。目前很多大学生因为刷单兼职被骗,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值得注意的是,刷单属于违法行为,一经定罪,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前途。


震惊 这么多大学生暑假居然都在做这事?很有可能掉入“陷阱”


此外,微信解冻、出租(售卖)银行卡等可能都会给出实实在在的高薪诱惑。一些大学生被金钱诱惑,同时因为涉世未深、法律意识淡薄等,并不知道这些属于违法行为。就目前来看,不少大学生因为这些所谓的兼职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贷款陷阱


一些无良机构在网络上发布所谓的招聘信息,以此为幌子吸引求职者,在“面试”后引诱求职者贷款培训。而实际上,“培训贷”就是“校园贷”的一个变种。曾有大学生应聘一家网络科技公司,该公司以入职培训为由要求他与一培训学校签署培训协议,还推荐他从网贷平台分期贷款23800元作为培训费用。在该公司的引导下,这名学生稀里糊涂就借了网贷,察觉不对后,他要求终止培训解除贷款,没想到这不仅遭到绝,甚至还被培训学校以“违反学校管理制度”为由索赔23800元。


大学生兼职被骗的背后,这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关于大学生兼职被骗,我们发现两个问题,一个是部分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不足。象牙塔内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风险防范意识不高,容易轻信他人、被高薪诱惑,从而掉入骗子布置的各种骗局。


另一个是法律意识淡薄。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大学生犯法的新闻。比如,据凤凰网2019年4月7日报道,山东淄博一名在校大学生刘某花费1500元在网上购买了一台复制饭卡的设备,经多次失败最终学会复制饭卡。从2018年底开始,刘某复制了10余所高校的饭卡,累计销售3000多张“假饭卡 ”,获利10万元。再比如上面提到的出租售卖银行卡、刷单等行为都涉及犯法。但部分学生对其认识不深,不知道这些是犯法行为,最后也酿成了大错。


此外2019年4月,由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张振华发表的《西安市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研究》对西安市41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法律知识不足 ”的占比达34.13%,“有一定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应用 ”的占比高达64.66%,而“不存在问题 ”的仅为0.72%


防止大学生被骗,需要多方努力


有民警建议,加强反诈骗宣传进校园活动,提醒其注意各类兼职招聘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同时,加强网络平台治理。当前大量兼职招聘信息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部分平台存在把关不严的情况,导致大量“银行充场”“跑分”兼职公然出现在高校毕业生聚集的平台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对此,应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治理,利用关键词屏蔽等技术,限制此类有害信息的传播。


而对于大学生兼职被骗事件频发,大学生自己和高校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大学生: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注意兼职信息来源,找兼职时去正规的招聘平台App上查询。同时,大学生要对一切要求先交费用、抵押身份证等行为保持警惕,注意抵御高薪陷阱,不轻信、不盲从、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对中介等也要保持一定的戒心。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安全防范教育等活动,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安全意识等。


☛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提升辨别兼职工作的能力,知道什么兼职是合理合法,什么兼职有违法的可能。


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提升安全意识、法律意识、金融意识等


  1. 学校可适当举办校外企业兼职岗位招聘会,严格筛选参与其中的企业,不仅保证招聘信息真实有效,也保证了学生的校外兼职安全。
  2. 高校注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安全教育,同时注重兼职知识的普及,定期举办相关讲座,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提升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3. 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和金融知识方面的教育,设置相关课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性的消费观。比如,国外蒙大拿大学设置的金融教育项目涵盖401篇理财文章,包括投资介绍和避免贷款违约等内容,还为学生提供30到60分钟的私人咨询服务,咨询老师是该校的金融专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叫“过渡引导”的课程,蒙大拿大学系统要求所有学生完成三个在线互动课程,帮助学生规划未来的财务管理方法。
  4. 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为弥补学生法律知识的短板,又得保证普法方式的吸引力,不少高校积极与司法机构合作。比如,2018年3月,中国药科大学成邀请了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走进校园“现身说法 ”。放眼国外,许多海外大学都设立了法务部门,为师生提供及时、专业的法律咨询。有大学设立了专门的法律顾问办公室,聘请从业多年的专业律师辅助制定校内的相关政策,解决校内的法务问题,并帮助师生答疑解惑。如果大学中的成员发生利益冲突,律师有责任第一时间查明原因,并代表学校解决问题。


来源:麦可思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蒙大拿   陷阱   西安市   大学生   法律知识   美文   兼职   贷款   高薪   暑假   意识   高校   课程   学校   学生   平台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