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

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

四川职教网特别策划

【聚焦:职校生就业】栏目

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每年都是社会焦点,据相关统计,2021年高校毕业生高达909万人。尽管如此,社会上依然存在“招工难”、技术型人才短缺的问题,那么这些职业教育走出来的毕业生们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四川职教网推出就业特别栏目,聚焦观察职校生的就业现状。


自从大学生大规模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其增长速度过快,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而且扩招的结果是,本科毕业证的含金量大为减少。


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

2001年-2017年全国高校总毕业生人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每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呈上涨趋势。从2013年开始,高校总毕业生人数已经突破700万大关,2017年更是达到795万。从2011年至2017年的这七年间,我国高校毕业生又增加了5075万人。


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

2001年-2017年全国高校总毕业生人数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900万大关。不论是大学毕业生还是直接就业者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大学生毕业季为什么会难就业?


一,教育与实践具有一定的脱节


虽然中国的教育设计倡导素质教育,但评价体系唯分数论,最后执行结果成了“填鸭式教育”,注重孩子的知识灌输,孩子最重要的行为习惯、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从小得不到系统锻炼。大学生在校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只有实习的过程才能让他们把这些东西变为经验,所以在离开大学之前,他们毫无经验可谈。学生进入社会,理论知识无法适应职场实践要求。


站在企业的角度,企业要找的是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人选,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不清楚社会究竟是怎样的变化,还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专业不对口,这就对他们的要求持续增加。


二,自我定位不清晰


1.大学生为毕业做的准备不足,生涯模糊,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我们在调查后分析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


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


2.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导致一毕业就着急找工作,没有提前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盲目找工作,没有经过企业对比,就随便进入一家企业工作,工作一段时间才发现不适合自己,就办理离职找下一份工作。


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

2021届毕业生从事岗位的期望薪资/实际薪资数据图


三,教育与实践具有一定的脱节


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有的同学觉得积累经验很重要,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想尝试一下,哪怕是最底层的工作也都是好的。


有的同学不这么认为,自己努力了这么多年,毕业之后就必须要找到高薪好工作,认为读书已经有很多年了,部分觉得自己是所谓的“智囊团一份子”,认为是有文化的人并且已经接受了高等教育,要找一份收入较高的工作。


在找工作时,不愿意做工资太少的工作,这也是很自然的。不愿意在比较远的公司上班,甚至也不愿加班。简而言之,大学生对理想工作的要求很高,一般不容易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众所周知,找工作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是只要自己足够努力,总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是现实中,部分不想努力,就想得到一份高薪工作,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在此可以有这两个解释的原因:


1、家庭没有压力。有些大学生尚未进入社会,因此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家庭来源。如果家庭条件是比较好的,那么他们将没有太大的财务压力,这将导致大学生就业后不想就业的欲望愈发萌生。如果大学生依然抱有可有可无的态度,这样就很难找到工作。


2、没有自身应该有的志向。内在的动力是最重要的,如果大学生对自己的追求不加以提高,并且态度不够积极,就很难打动面试官并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工作。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高薪需要自己争取,和结合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换来的。学生最好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不断对标社会需求从而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为自己创造一个满怀自信而又美好的毕业季。


四,疫情影响


有人说,2020年是史上“最难”的一年,而当下大学生被誉为史上“最难”的一批大学生。


2021毕业生大约达到909万人,是目前数量最多的一年,而且可以肯定,在之后的几年内人数还会继续增多。算上之前可能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还不得不考虑疫情期间找工作的风险提高了,多少人因为疫情失业,给今年的就业增加了太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说:“疫情的影响复杂多变,国际疫情还在蔓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也比较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像制造业、服务业普工难招、技术工人短缺,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过2也就是说,一个技术技能人才至少有2个岗位在等着他。”


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



///////////////////////

刚毕业时的你们,找工作遇到过那些问题呢?

评论区留言讨论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职教   疫情   美文   高校毕业生   大学毕业生   找工作   毕业生   高薪   人数   压力   努力   大学生   社会   学生   工作   大学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