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儿子做着老板梦,父亲无奈摇头:衣服还是我买给你穿

一个失败者一旦找出一种“好”借口,他就会抓住不放,然后总是拿这个借口对自己和别人解释:为什么我无法再做下去,为什么我无法成功。

有些年轻人总是不习惯脚踏实地工作,总幻想着一步登天,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一个“人上人”,就是来指挥别人工作的。

殊不知,没有摆正心态的年轻人,一次又一次被现实生活击败。

31岁儿子做着老板梦,父亲无奈摇头:衣服还是我买给你穿


1、被铺好路

31岁的小夏跟父亲之间发生冲突,他认为父亲根本不理解自己的想法,跟父亲沟通很费劲,希望借助《金牌调解》希望父亲能理解自己。

尤其是希望父亲能知道自己以前很努力过,今后也会努力工作,希望父亲能同意他开一个餐馆。

自从他毕业之后,父亲就给他经济上支持,让他考取了驾照,随后给他安排到了一个银行,负责开车的工作,没过多久就被辞退了。

小夏称工作太累,根本不是合同里签的那样一天八个小时,而是偶尔加班到夜里,第二天还要早起,他自己感觉到没有精力,影响到了工作,领导要求的自己也达不到,跟领导沟通,领导认为这是最简单的工作,最后,被迫主动离职。

被辞退之后,他感到了释怀,那本来就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而是父母强塞给自己的工作,没了正好找个轻松的。

于是,自己找了很多个工作都没有成功,又让父亲帮忙找了几个,还是做不长时间,一连换了十七八个工作,都没有称心如意的,不是辞职就是被辞退。

父亲老夏没办法决定把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有个照应。

父亲给小夏又投资一辆运输车,让他做煤矿生意,但是父母并没有放手,而是一切都帮他整理好,他只管开车。

“做不到位,做不好,只有我们跟着他做了”老夏称,儿子的性格太直爽,做事不够细心,不够努力,怕他吃亏,于是,大包大揽地帮助儿子找资源,可惜期望值还是太高了。

“是他们不相信我会做好,他们的做法让我很压抑,原本可以做的事情,到最后做不了。”

这份工作做了两年还是失败了。

31岁儿子做着老板梦,父亲无奈摇头:衣服还是我买给你穿


2、摆不正心态

小夏称自己在这些失败的工作经验中悟出了道理:自己是当老板的命。

父母看着孩子执意要当老板,于是支持帮助儿子,给他投资8万块钱,买最好的设备,让儿子开了一家修车店。

父母忙着自己的工作,店就交给小夏自己打理,不到一年店还是关门大吉了。

父亲感到焦虑又无奈,小夏开修理店,不仅不主动地招揽客户,还把客户往外撵,这令他十分不解,儿子为何要这样做呢?

小夏称开修理店本来就是几个人合伙开,父母没有跟自己商量,直接给投资了,而且把钱都投资进去了,自己没有了流动资金,不好做。

不是能力不够,是技术达不到,开店还是需要一个好的团队,自己没有后续资金,根本请不起员工,也开不出工资。

小夏把盲目开公司的问题归结到父母身上,认为还是钱没有到位,却从来不考虑是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去管理一家公司,最基本的风险评估都没有去做,也没有扎实过硬的技术,结果只有赔钱。

修理店没多久就关闭了,老夏对儿子的能力存疑,寒心,不再帮他投资了,这些年为了这个儿子自己已经是倾尽所有。

就连儿子穿的衣服都是自己花钱给他买的,儿子31岁了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这让他很焦虑。

31岁儿子做着老板梦,父亲无奈摇头:衣服还是我买给你穿


小夏并没有被创业失败而打倒,很快他自己找到一份工作送外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挣得生活费。

然而,他贷款给自己配备一辆摩托车,一辆一万8千块钱的摩托车,开着它送外卖很拉风。结果发现不实用,又租了电动车。

结果依然是不顺心,买摩托车的钱还没挣回来,就再一次失业了。

小夏说自己被没有错,是客户和商家的错误,客户改地址没有通知他,商家让他重新送,还让他赔付。

他直接来了一句“邪恶战胜不了正义。”最后,被同事排挤,嘲讽“你还送不送了”“这份餐你送得清楚吗?”。

不懂得人情世故的小夏认为自己很委屈,便辞职不干了。

再一次,向父亲提出要开餐馆,需要得到父亲在经济上的支持。

因为他在送餐中得到了一些经验,开餐馆是最好的。因为他自己就是做老板的命,不想受制于人。

当老板可以指挥别人,自己是老板了,就不会受委屈了,不用再跟那些人打交道了。

“我个人认为我并没有那么差”,31岁的小夏,内心的想法还是小孩子一般的心性,从来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总是把责任和错误归结到别人身上。

还带有幻想色彩,认为当老板就可以扭转当前的困境。

殊不知,连工作都做不好的人,当老板那就是天方夜谭。创业的艰辛原本比打一份工要苦得多。

年轻人摆正自己的心态,踏踏实实地找一份工作,干的时间长一些,学会人际之间的交往,懂得为人处世,世界上不是非黑即白,还有很多是可以变通的。

31岁儿子做着老板梦,父亲无奈摇头:衣服还是我买给你穿


3、“赤裸裸”地爱戳中了谁的痛处?

溺爱就是父母喂给孩子的一剂“毒”药,只会把优秀的孩子养成一个“废材”,这“赤裸裸”的爱戳中了谁的痛处?

父母无条件的付出,把孩子养成了一个好高骛远的性格,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耐力,吃不得苦,不懂得为人处世的原则。

一面想依赖着父母,靠着父母的经济活下去,一面又不甘心受父母的指挥,把自己人生的失败都归咎于父母。

这就是父母无条件宠溺下的结果,没有责任心,没有抗压能力,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只想着一步登天,坐在最舒服的位置上指挥别人。

在家庭中,孩子就像一颗温室的花朵,被父母千般呵护,生怕被寒风骤雨浇灌,见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吃一点亏。

凡是都要大包大揽,从出生开始孩子的命运就被父母安排着,大学毕业之后,更是靠家里的关系进入一个稳定的单位工作。

31岁儿子做着老板梦,父亲无奈摇头:衣服还是我买给你穿


怎奈,父母把孩子呵护得太好,孩子根本不懂得人情世故,单纯的他们认为社会上的人都应该像父母一样呵护他。

殊不知社会是残酷的,没有经过风吹雨打的人,承受不住来自工作的压力,来自复杂的人际关系的磨砺。

最终,只会夺回父母那温暖的怀抱,然而,父母已经慢慢老去,再也没有能力为他们遮风挡雨。

父母需要百分百的爱孩子,但不要百分百的满足孩子,更不能去大包大揽地帮助孩子安排他的一切。

父母应该学会放手,学会让孩子独立地成长,让他知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脚踏实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大包大揽   儿子   父亲   修理店   人情世故   痛处   美文   摩托车   委屈   心态   无奈   父母   衣服   老板   努力   能力   客户   孩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