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的岁月

每个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是付出许多努力,却不一定会有收获的季节,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我上大学时,有一段时间因为经历了一场失败恋爱,不仅收获了许多心灵创伤,而且还花光了父母辛苦为我挣来的学费钱,一度日子过的非常艰难。曾有一天只能花一块钱的日子,好在那时,白馒头比较便宜,一块钱可以买五个,我就早上一个,中午和晚上各两个,就着白开水充饥度日。

日子很难熬,我不敢开口向父母要,也不好意思张口向同学借,因为能借的几乎都借遍了,而且还没有还。

实在没有办法,我只好去学校干起了勤工俭学的勾当,利用早晚时间,拿着扫帚去清理校园,一度在同学们眼中,卑微的直不起头来,但仍旧咬着牙坚持着。

在扫地时,我认识了一位老教授,是退了休的中文系主任,个子矮矮的,性格很倔强,这似乎是经历过那段不堪岁月特有的烙印。

刚开始,他只是篮球场边的单双杠上锻炼,而我则负责打扫篮球场。事实上,工作量并不大,因为学生整体素质比较高,基本上没有乱丢垃圾想象,所以我总有机会拿着本书读。

我记得当初读的是一本古典诗词,因为记忆力有限,书名忘记了。那位老人虽然腿脚不太灵活,甚至有一条腿有点瘸,却有着一双有力的臂膀,外加上身体瘦小灵活,尽管有七十多岁的高龄,身体仍能在单双杠上忽上忽下,身手不亚于半专业体操运动员。

我经常会被他精彩的表演所吸引,因而忘了读书一脸敬佩地看着他。他似乎也留意了我,开始朝我点头示意。

终于有一天早上,我们有了交谈。深入了解后,我才知晓他的腿是年轻时在那个特殊年代被人打折,不免有些为之叹息。我知道他天生喜欢运动,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学校的体育健将,曾经还代表市里、省里参加过长跑、跳远,以及篮球。

我听说他参加篮球得了奖时,不由打量了一下他的身体,也许正因为这个动作,让他察觉了什么,恰在这时,有几名同学在打篮球,球滚到了他脚边。他站起身,向前走了两步,在篮球场外线站住,随意垫脚扬臂,跟着一个漂亮弧线在空中划出,片刻后篮球不偏不倚正中篮筐。

天哪!那可是在三分线外的二十公分处,而且投的还是对面场上的篮筐,这么远的距离,即便成年人,就算给他充足的时间准备,也不一定有这个臂力,可以命中,而他却不偏不倚正中篮筐,简直就是奇迹。倘若是在NBA,一定会被列为年度十佳进球的。

他的举动除了让我目瞪口呆,还让球场所有同学为之惊讶欢呼,而他只是轻轻挥了挥手,然后坐下叹道:“老了,有些力不从心了!”

如此身手已实属难见,却又如此谦虚更是少有。我见他坐下后,面不红,气不喘,再不敢生小觑之心。

这时,他注意到了我手里的书,很自然伸手拿了过去,翻了两页道:“年轻人,要多读书,不要谈恋爱,打游戏,早晚有一天,你所读过的书,会在某个不经意瞬间让你有出色表现的!”

我点头笑了笑道:“只是喜欢文学,所以随便读读!”

“哦?喜欢文学?那可不简单啊!”老教授似乎来了兴趣,眼圈开始放光,跟着道:“喜欢就一定要把它学好啊!文学这东西,光靠喜欢是不远远够的,还要多写,多练,多积累,多揣摩,才会有进步的!”

我见他谈起文学,于是便卖弄起自己曾在什么报刊上发表过文章,得过什么奖的事来,他耐心的听着,总是微微点头肯定,表示鼓励。

他问我有没有读过四大名著?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说读过三本,唯有《红楼梦》静不下心,外加读不懂,故而未读。

他先是一怔,然后叹息道:“孩子,国粹怎能不读呢?《红楼梦》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不仅要读,而且还要精读才对啊!”

他的话,让我只觉耳目发烧,暗暗后悔开始时自诩喜爱文学了,简直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一次,我与他谈了约有半小时,临走时,他给我推荐了一些书,让我抽空读读。我只记得其中一本是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兴致勃勃地借来,读过一半,因为太过抽象和深奥,简直如同嚼腊,最终弃而未读。

此外,我借来了《红楼梦 》,开始初读第一遍,尽管一如既往地像原来一样,看几章就实在读不下去了,可一想到老教授当时的表情和叹息声,便又坚持了下来。

我不希望自己空背上一个喜欢文学的名头,而让人耻笑。

接下来,我每天都会与老教授交谈,他聊自己辉煌而悲惨的一生,我则是津津有味的听着。有时,他讲到动情处,浑浊的眼泪会在双眼里打转,表情非常之痛苦;有时,我听着他曾经遭遇的悲惨,也会忍不住跟着叹息。

转眼间,到了暑假,我因为不敢面对父母,只好留在学校继续勤工俭学,负责打扫校园,于是和他有了更久更深的接触。经过一段时间的情感升温,我们已然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他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文学方面的知识,给了很多好建议,更多的时候,则是饱含深情的给我讲述他的人生,而我成了他最忠实的听客。

渐渐地,他知道了我家庭条件不好,于是常邀我去他家做客。他让爱人给我做好吃的,红烧肉,炖鸡汤等等补充营养,让我在他那堆积如山的书屋里陶醉。我们各自捧着一本书,各自忘情地读着。在那里,我读了很多线装书,那是图书馆借不到的珍本,甚至是孤本。他堂堂一个中文系主任成了我免费的中文学老师,给我解析古书,讲解各种文学典故,让我受益匪浅,我们成了忘年之交。

那段时间,我急于写稿赚钱,到处投稿,可却总是石沉大海。有时,我会坐在他边边的桌子上写稿,他在一边看书,写完后,他让我读给他听,听完并不发表意见,任由我石沉大海。

失败的次数多了,我未免有些沮丧,到他那里看书的次数也少了。有段时间,甚至连续一个星期都没去。他干脆找到了系主任,让系主任命令我去他那里坐客。

我本不想去,可碍于系主任面子,只好硬着头皮去了,他依旧把我当成坐上客,好吃好喝供着,让我陪着他一起读书,一起写稿子,听他讲人生经历。

见我沮丧,看我有些浮躁不安,他则语重心长地说:“ 每个优秀的人都会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是付出许多努力,却不一定会有收获的日子,我们通常把它叫做扎根。”

我先是一怔,似乎有些不解,还未来得及问,他便又道:“受泠落未必是件坏事,这段时间正是我们纵情扎根的最好时机,只有扎得根深,最终才能枝繁叶茂。”

从那天开始,我记住了“扎根”这两个字,明白了只有扎得根深,最终才能枝繁叶茂的道理,不再为所投之稿石沉大海而懊悔,也不再为赚取不到稿费而沮丧,每天静心听他讲故事,陪他一起看书,向他请教。

我与他的这种忘年之交一直持续了近两年,期间还着手为他写下人生第一部自传,那是我用心扎根后结下的果实,虽然文笔稚嫩,并没能达到最初想要的效果,可却对我的文笔有了显著提升,为我以后能静下来心写下二千多万字的网络小说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虽然,那二千多万字的网络小说仅仅只给我带来了十几万微博的收入,但它的实际意义已然超过金钱的收入。

我想,这也是叫做扎根吧。

现在,那位老教授早已去世多年,四大名著我已读过多遍,而且还录制过视频讲解,《红楼梦》更是读过数遍了,至今仍爱不释手。

去年我在整理大学时期手稿时,偶然间翻到当初为他撰写自传的原稿,又细细读了一遍,在稚嫩的文笔中,仿佛再次感觉到当初对于文学的满腔热忱,以及老教授对我莫大期望。

“受泠落未必是一件坏事,这段时间正是我们纵情扎根的最好时机,只有扎得根深,最终才能枝繁叶茂。”似乎这句话,昨天才刚刚从他口中吐出直入我的内心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忘年之交   红楼梦   都会   双杠   篮筐   枝繁叶茂   石沉大海   系主任   美文   文笔   教授   岁月   日子   篮球   时间   喜欢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