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面对现实的残酷

中国成了全世界发达国家对冲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稳定器,当中的风险和成本压力都中国的银行。

这相当于对内tax,对外又被tax,国内体制成本和国际通货膨胀压力全给了银行;而银行也就就只能靠股市圈钱和增发货币来解决。

只要接触过实体经济的都知道,这么多年来,地方财政、事业单位、国企、城投、基建项目等出现亏损,基本上压力全部给国资银行。

这是因为,中国没有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破产机制,尤其是有着国有信用担保的企事业单位。 既然没有破产,那就要不断的填窟窿,还本付息,不断的拖拖拖。

没有破产的市场经济 = 全民强制征税 如今,越来越多的银行早已是千疮百孔,苦苦支撑,2019年两个银行出问题,就是冰山一角。2020年,允许银行实施永续债来回血资本金,更是如此。

中国还没有完全放弃出口导向的经济国策。由于鼓励出口导向来获得更多税收,不得不让民企制造业去替外商、国内消费背负原材料价格涨跌的风险成本。这个过程中,如果这些企业扛不住,自然风险也是银行来承担。

最终,中国的商业银行成了平衡全球物价稳定与原材料价格稳定的核心部门。 既要全球各国的CPI不能暴涨,否则中国商品卖不出去;又要原材料宽幅波动引发的PPI上涨的压力,自行消化。

就像今年,看似出口很强,其实就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拉了一波救市行情,现在什么原材料不涨? 可是,对外出口的价格,却不能乱涨,而且还要中国企业自行消化人民币升值的汇兑损失。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兜不转了,那么,最终,这些压力就给了中国的商业银行。

由此,中国商业银行周期性的出现坏账是必然结果。

金融面对现实的残酷


金融面对现实的残酷


金融面对现实的残酷


金融面对现实的残酷


金融面对现实的残酷


金融面对现实的残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上压力   商业银行   圈钱   美文   中国   原材料   导向   原材料价格   残酷   成本   现实   压力   风险   稳定   银行   金融   国内   经济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