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社交定律,做交际达人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与他人在一起的。但是,你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中,谁会成为你的朋友,谁只会是路人?谁和你一见如故,谁和你天生不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以及排斥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只有深刻了解自己想要结交什么样的人,才能知道谁是你的人。

1.自我参照效应:他人是自我反射的一种“镜像”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些人身世背景不同,思想观念各异,职业千差万别。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当中,谁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择友标准,这个标准是如何确立的呢?其最主要的参照物就是自己。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根据自我的概念来选择朋友。人们会把某一个特定的目标放到自己独特的主观世界中,用记忆、认识和经验中去理解。如果某一个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些人身世背景不同,思想观念各异,职业千差万别。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当中,谁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择友标准,这个标准是如何确立的呢?其最主要的参照物就是自己。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根据自我的概念来选择朋友。人们会把某一个特定的目标放到自己独特的主观世界中,用记忆、认识和经验中去理解。如果某一个人符合你记忆、认识和经验的“好人”形象,符合你心目中所设立的朋友标准,那他就会对你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一个人英俊潇洒,谈吐儒雅,女孩子就可能认为这个人是自己理想的婚恋对象;一个人认真负责,有担当有作为,你就认为他是理想的合作对象;有人和蔼可亲,正直善良,你也许就会觉得他是你理想的交友对象。其实,别人只是从自己的内心里自我反射的一种“镜像”。这一点可以用心理学上的自我参照效应来解释。

自我参照效应最开始是心理学家研究人的记忆时发现的。一位学者的经历很好的阐述了自我参照效应的生活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参照物   千差万别   形形色色   美文   定律   社交   反射   主观   人身   各种各样   效应   对象   理想   自我   记忆   经验   标准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