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人生


流浪的人生

87年 高中毕业后本来打算在农村干一番事业,为此我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通过市场调查决定把家里的部分包产地种成桃树,因此在此之前我翻阅了大量有关桃树的资料。因为家里穷没钱,加上父母都不支持,所以我只能自己想办法。

通过在集镇上卖桃树苗的老乡的介绍,我来到了一家专门培育桃树苗的人家,他们家的苗圃非常大,大概有两亩多地。不过品种少,只有两个品种,一个是白水桃,也就是脆桃,这种品种口感甜脆,但产量不高,是我们当地普通的品种,许多家庭都有零星的栽种。另一个品种当地叫三月桃,树高达二到三米,树冠宽可达三到五米,果酸甜,产量高,唯一的缺点就是成熟后桃是軟的,不好储存运输,保鲜期短。我最终选择了三月桃,一毛五一株,我准备买200株。因为除了包产地,还有好多的荒地可以栽种。可是身上没钱,不过老板非常豪爽。他对我说:你是老谢家四公子,我认识你父亲,同样认识你。你不是小刘的同学吗?你到他家来我见过。没事,你先拿回去栽上,没钱等挂果卖了再给。最后他给我找了一个大背篓还送了我五十株。

桃树耐干旱,忌水涝。我按2.5米见方的株距栽好树苗后,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挖排水沟。父母包括哥极力反对,但始终没能拗过我。我和哥是分了家的,但我们兄弟感情非常好。拿回来的250株桃树苗,我们一家栽了125株。为此我把哥家镇上分的大红袍,就是一种柑橘树全部拔掉送人了。因为树苗小,不影响当年庄稼,所以哥也没说什么,毕竟他以前在地里栽的柑橘树,也是才栽下不久的。

说实话,那个时候家里真没钱。就是挑稻谷去打成米加工费一两块钱都还得赊账,更别说其他的了。没有其他收入,就只靠点粮食卖钱,作为一个纯农民有什么发展?家里有几只鸡,几只兔子,这还是母亲预备卖了换油盐的。毕竟几年高中下来花了不少钱,父母年龄大了能挣多少钱?妹妹出嫁了,家里就我和父母,三个人的土地,田土加起来包括自留地总共三亩多地,并且都非常的瘦薄产不出粮食。桃树一般三年才能挂果,因此栽完树后除了管理就没什么事做。事后,我静下来想了很多,最后打消了在农村发展的念头,因为就一个贫瘠的偏远山区来说确实谈发展非常滑稽,再说我哪里来本钱?最后决定去城里闯一闯。

和父母商量后,父母是没有意见,但是告诉我家里没钱,最好等收割后卖点粮食做路费。我们家离哪个镇都得走十五里左右的路程,离县城要走30多里。告别家人后,我决定到县城去看看,顺便去镇上同学家借点钱。同学家在镇上,离县城还有20里地,可以坐车去,四毛钱车费。不凑巧,同学家里没人。因此我决定顺着工路步行到县城去。

刚走到供销社,看见一辆车正在卸火柴。似乎只有司机一个人在卸车,我路过时司机忙叫住我并让我搭把手,在卸车过程中我才知道卸完车后司机就回县城,说明来之后我搭上了这辆车去县城……

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来到县城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先找工作,跑了一天下来结果是失望的,饭店,面馆什么的都问过了,人家都不招工人。很快天就黑了,这怎么办?没办法,谁叫你没钱呢?我来到了南门桥凉亭,当时不知怎么下起了小雨,还一个劲的刮风。坐在凉亭的石凳上,风不时的刮着,零星的雨点打在身上,似乎感觉有点冷,不过我心里是暖和的……

第二天早上很早就起来了,因为肚子有点饿,没办法只得到旭水河里去捧了点水喝,顺便抹了把脸。旭水河就在桥下面,凉亭侧面有条小路可以下去。起来早了没事干啊,又怕人笑话,只能顺着河边闲逛……

工作的事情始终没法落实,第三天早上实在是饿的不行了我只得硬着头皮去找东街的一个同学,准备找他借点钱吃顿饭实在不行就先回家再说。同学一家非常热情,还请我在馆子吃了饭。临走我把情况告诉了同学,同学二话没说给我掏了五十元钱并告诉我不用还,有困难尽管来找他。

从同学家出来,我决定回家再说,因为口渴就在附南街的一个茶馆泡了一杯两毛钱的茶,顺便买了一包红梅香烟。说实话,喝茶主要不是因为口渴,而是想趁喝茶想想回家后怎么办。就在我坐下不久,一个年轻人正好坐在了我对面。因为心里有事也没有去注意他,直到他给我借火我才看清他的脸。这个年轻人看上去很精神,也很帅,从冲我借火的语言动作来看是一个非常有涵养的年轻人,因此我对他产生了好感。接下来我们一边喝茶一边互相递烟,天南地北起来。在交谈过程中,我了解到小伙子是做废钢材生意的。因为聊的投机小伙子问我有没有销路,希望与我合作。说实话,刚从学校出来我哪来的销路啊,不过我觉得是一个机会我必须抓住,所以告诉他我销路非常广等等……

最后和小伙子达成协议,他负责本钱和货源,我负责销售,利润四六开,他六我四,并且长期合作。临走他给了我一百元钱,一方面表示他的诚意,另一方面叫我住在这茶馆里,到时他把货凑齐就来找我。旅馆费一元钱一晚上,我包了一间屋,时间按我和小伙子的约定是一个礼拜七天。尽管如此我不可能在旅馆里面等着啊,必须出去联系销路啊,如果他真的拉来货,到时怎么办?钱是小事,第一次做生意不能够失信。于是我买了几包好烟装在身上,到处打听。最后来到附西轧钢厂,这个厂当时在县城是非常有名气的,规模挺大。通过谈判,我们初步定下了价格形成了口头协议……(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茶馆   树苗   柑橘   凉亭   桃树   销路   镇上   美文   县城   小伙子   粮食   家里   身上   品种   父母   同学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