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长叹为云水

一声长叹为云水

前一篇让我们在垂泪的《江城子》中重温了苏东坡的爱情笔墨,更透过笔墨再次赞叹红尘中苏轼对爱情的执着和相守。

那份“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跨越生死的爱,让现实中的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大声说“我们依然相信爱情”。

苏轼的真爱,是从红尘中走来,入笔墨中想念的纯色爱情,可谓是“刻骨铭心”,遂让《江城子》成了千古爱情典范,亦让东坡之人成为了爱情坚守的标榜。

一声长叹为云水

在爱情的诗词作品中,还有一首诗也属绝品之作,读来更易让人泪目而入心。

其中,首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家喻户晓的千古爱情名句。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见过了巫山的云蒸霞蔚,别处的云便不堪称其为云了。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五首》,说起元稹,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习惯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从中也可见其诗词的造诣。尤其是这首诗作,更是把他推上了一个口碑中的高峰,收获古今无数赞誉。

一声长叹为云水

前句是穿行亘古的绝品佳句,后句则是说:我仓促地从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多看一眼那些花;这缘由,一半是因为我作为修道之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我曾经拥有过你。从中可窥,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读来可感情深深意切切,让人不得不佩服诗人笔下用情的力道和火候。

“沧海”、“巫山”,是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诗人引以为喻,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诗人自己和妻子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当自己每每经过“花丛”,都懒于多看,表示他对女色绝无眷恋之心了。

这首诗同样是一首悼念亡妻的作品,是元稹在妻子韦丛病逝一年后所作。前一句以极致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其间,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一声长叹为云水

从诗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痴情痴心、深情厚意的君子,而且元稹除却这首诗之外,还写下过《遣悲怀三首》来悼亡妻子,无人可与其比肩,足见他对妻子的爱应该是真挚深沉无疑了。

但事实又是怎么样的呢?他是不是也和苏东坡对王弗的爱情那样坚贞而刻骨呢?在这诗作背后,我们带着这希望穿过笔墨的帷帐,会看到什么样的红尘现实呢?

结果让我们大跌眼镜,这位大诗人元稹在现实的爱情方面,却是一个始乱终弃的薄情寡义之徒。

翻看他的旧底,他可谓在爱情的路上一路奔忙,与他有染的有名有姓的女子就让我们实感诧异。他先是为了仕途抛弃初恋崔莺莺,选择了名门闺秀韦丛,而当结发之妻韦丛去世的当年,他就与名妓薛涛开始了谈情说爱,当薛涛要与他谈婚论嫁之时,他却是只谈风月不谈长久,随后在韦丛去世两年,先是纳妾安仙嫔,后又娶裴淑为妻,再之后又与名妓刘采春厮混,而这也只是冰山一角,却已足见其心中只有“玩玩而已”,根本没有爱情可谈,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渣男。

在诗作的泪水和红尘的气愤中,真的想穿越历史去问一问:“曾经沧海难为水”是谁?“除却巫山不是云”又是谁?而不论是谁,这么绝妙的诗句都不应与元稹这样的人相配。可是这就是现实打脸,他用他这如云似水的诗文,给自己披上了一件华彩的霓裳,用感天动地的笔墨,为自己描摹出了一幅假象。

一声长叹为云水

笔下有情未必真,落笔红尘可见心。

现实终究是现实,笔墨里的忠贞还要在红尘中见证,元稹用煽情的笔墨装点了自己,伪装了自己,但拨开云雾,其人其文的大相径庭终大白于天下。

当我们再读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只能对着这千古名作唏嘘不已,而终落得一声长叹。

一声长叹为云水

本文由月明素光暖原创,转载请注明!感谢文友喜欢,愿以月明之素光与您结缘,给您温暖!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月明素光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张弛   巫山   绝品   绝句   诗作   诗文   笔墨   花丛   美文   沧海   千古   红尘   诗人   妻子   现实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