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科普大讲堂2021年第二讲走进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

为加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普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知识,10月21日下午,合肥市科普大讲堂2021年第二讲在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正式开讲。东方头条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线上超3.3万网友观看并参与了留言互动。

合肥市科普大讲堂2021年第二讲走进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

本次合肥市科普大讲堂以“防灾救灾 共筑平安”为主题,由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合肥市地震局主办,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东方头条承办,庐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庐阳区教育体育局协办。合肥市地震局震防处处长汪霞光、合肥市红十字会急救科普专家与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讲解员作为本次大讲堂的科普讲师,通过展区参观、沉浸式体验、情景模拟、有奖问答等丰富形式,为现场师生和广大线上观众呈现了一场深入人心的互动式科普盛宴。

在汪处长和科普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搭乘了地震时光隧道,依次参观了“地震的奥秘”、“地震监测预警”、“地心之旅”、“地震体验屋”、“家庭防震演练”、“合肥地区主要断裂(带)及震中分布”、户外井房等科普展区,对地震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案例、英雄人物事迹有了基础的了解。

合肥市科普大讲堂2021年第二讲走进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

在地震体验屋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实景演练,在场学生亲身感知到了地震灾害的威力。来到家庭演练房,同学观看了地震逃生教学视频后,现场进行了逃生演练。当在家里发生地震时,应该往哪跑?哪里躲避最安全?讲解员逐一对学生们的演练进行了仔细分析,着重强调了地震发生时应掌握的逃生细则和注意事项,有效提高了大家的防震避震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合肥市科普大讲堂2021年第二讲走进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

当身边同学不慎吸入异物,发生窒息怎么办?正确的海姆立克法应该怎么做?心肺复苏分几步进行?参观结束后,全体师生来到报告厅,合肥市红十字会急救科普专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现场急救模拟演练。面对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急情况和相关的急救办法,红十字会专家详细解说、亲自演示,并邀请现场学生参与安全演练,引号同学们把急救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合肥市科普大讲堂2021年第二讲走进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

据悉,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分为“序厅”、“认识与体验”、“监测预警”、“震灾防御”、“救灾与重建”、“发展中的合肥市防震减灾事业” 、“许愿墙”七大展区,共设21个展项,从认识、体验、预警、防御的角度,运用栩栩如生的模型、丰富多彩的动态图像、寓教于乐的互动模拟实验、身临其境的震感体验、通俗易懂的图文等形式向公众传达防震减灾知识,被中国地震局评定为“国家地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本次合肥市科普大讲堂携手合肥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馆,运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互联网+科普模式,扩大科普宣传的覆盖面,在加强灾害防范意识的同时,将地震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进行深入普及,进一步启迪大众对敬畏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思考,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为构筑防灾减灾安全屏障贡献坚实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合肥市   大讲堂   体育局   震灾   讲解员   地震局   展区   灾害   美文   师生   公众   意识   技能   现场   专家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