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当兵,如果不喜欢现在的岗位,家长最好这么劝

青年当兵,无一不怀揣梦想和憧憬。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所感知的、向往的,往往都是最美好的存在。但当真正加入部队大家庭后,面对日复一日的工作,单调乏味的生活,如果梦想和现实区别太大时,心中难免就会有一些牢骚,或者对兵爸兵妈多有抱怨。

就像网友“金牛秋天的美”所说的这种情况,就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孩子一开始豪情万丈去参军,可是现在已经打退堂鼓了,没有了当初的激情,觉得很失落。根本不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天天训练演练打枪。孩子不爱干文书,太繁琐了。我该怎么劝导他?

如果兵爸兵妈遇有这样的情况,我结合上面的例子,推荐三种劝导的方法。

青年当兵,如果不喜欢现在的岗位,家长最好这么劝

一是比较法。引导当兵青年观察周围战友的岗位,通过比较得出结果。

相比较青年的社会角色而言,新兵下连后的每一个岗位都不会特别的轻松和惬意。就像上面的例子,文书这个岗位其实已经很不错,无论是肩负的职责和在连队的岗位重要性,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作为连首长身边的人,其实已经让很多战友羡慕,之所以心里有“疙瘩”,大多数都是因为工作头绪多,觉得自己很辛苦导致,如果不做比较,就容易出现“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所以建议兵爸兵妈要提醒他观察本单位其他战友的岗位情况。

青年当兵,如果不喜欢现在的岗位,家长最好这么劝

可以反问他,让他讲一下哪个岗位比较适合他?哪个岗位比他的岗位更重要?哪个岗位更容易受到连首长的重视,更容易有发展潜力?工作都是为自己干的,有多大的付出就会有相应的回报。当兵就不要想着舒服,千头万绪的工作其实就是最好的“磨刀石”,才能够真正地去锤炼一个人,如果天天闲着,当兵又有什么意义?又能学到什么东西?

青年当兵,如果不喜欢现在的岗位,家长最好这么劝

二是转移法。结合孩子当兵的梦想,引导当兵青年成长向前看。

青年当兵后的每一个岗位,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个人能力的增强,随着个人的成长进步,岗位也在不断地变换。在义务兵期间,每一位当兵青年都有很强的“可塑性”,一旦实现梦想,不仅能实现岗位的转换,部队的角色也会发生彻底的改变。

所以兵爸兵妈想要劝孩子时,可以从他的梦想出发,在督促和提醒的同时,要和他摆事实,讲道理。要告诉他现在在岗位终不过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点而已,只要刻苦努力,成就梦想,一定会有更加精彩的岗位在等着。

青年当兵,如果不喜欢现在的岗位,家长最好这么劝

生活在连队,成长于连队,也只是当兵的一个起点而已。兵爸兵妈要引导孩子把格局放大,眼界放广,要描述未来梦想实现后的状态。通过这样的话语,来转移当兵青年对当前岗位不满的注意力,来引导孩子向前看,这样一来他的专注点就不会过多的放在对当前岗位的感知上面。

青年当兵,如果不喜欢现在的岗位,家长最好这么劝

三是梳理法。结合孩子当兵的实际环境,给予当兵青年好的意见和建议。

当我们面对很多工作时,如果能够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就能很大程度地“化繁为简”,减轻工作方面的压力,而且还能把工作干得井井有条,这是当兵青年需要提升的能力,也是将来社会职场生存的本领。所以当兵青年抱怨岗位工作头绪时,兵爸兵妈一定要和他履清工作的思路。

工作多不要紧,感觉时间不够用也不要紧,让他拿出一张纸,把每天的工作罗列出来。哪些工作是可以合并在一起干的,哪些工作是可以借助外力一起干的,哪些工作可以交给别人干的,采用这种分门别类的方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出大量的时间。

青年当兵,如果不喜欢现在的岗位,家长最好这么劝

在青年当兵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成长问题。及时发现,早日解决,是每一名兵爸兵妈最需要做的事。所以关心很重要,帮助解决更重要。愿每一名当兵青年早日解除心结,在成长的路上一马平川。

作者:永恒战歌

专注于部队生活题材文章创作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后查看主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岗位   磨刀石   义务兵   青年   连队   首长   头绪   美文   战友   文书   部队   例子   角色   家长   梦想   孩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