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扶贫施“巧”劲 脱贫攻坚出“实”效

社会扶贫施“巧”劲 脱贫攻坚出“实”效

睢县引导企业入驻全县108个乡镇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人数9320人,其中贫困人口5855人。图为睢县潮庄镇胡寺村嘉泰鞋业生产车间,该企业专业为县产业集聚区对口帮扶企业河南嘉鸿鞋业生产鞋面 刘景彭摄

□商丘观察记者王平本报通讯员刘景澎张鹏

党中央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2017年以来,睢县积极探索社会扶贫路子,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有效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扶贫模式。截至目前,睢县已接收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共计2801万元,212家企业投资3165万元实施帮扶项目332个,惠及3万多户困难群众。

日前,记者走进睢县,对睢县实施社会扶贫的具体做法进行了深入了解,以期通过剖析睢县社会扶贫经验,对其他地方有所启示。

2017年11月16日,褚立勋对这一天印象深刻。

原本,自己的服装企业已经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理应悠闲自在地享受生活。可是,从这一天开始他更忙了。当天,他被选举为有400多家会员企业的郑州市睢县商会首届会长,履职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动商会力量,参与社会扶贫。截至目前,郑州市睢县商会已为睢县扶贫事业捐款捐物116万元。

这只是睢县开展社会扶贫的其中一环。

2017年以来,睢县县委、县政府成立社会扶贫领导小组,创新推行了“1+4”社会扶贫模式(以“心连心”社会扶贫超市为平台,配合“美丽庭院”建设、“巧媳妇”工程、“情暖夕阳”活动、“筑梦扶智”活动等四项活动)和“双百”工程(“百企帮百村”“百凤还巢”工程),不断增强社会扶贫力量,真正使社会扶贫成为了“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中的有力支柱。

“心连心”汇聚“正能量”

“社会帮扶力量无穷无尽,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有效的体制机制。”睢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社会扶贫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冉燃说。

为规范接收和发放社会帮扶物资,睢县按照统一规格建设了分布于20个乡镇的20家“心连心”社会扶贫超市。

为打开帮扶物资缺口,睢县社会扶贫领导小组积极行动,对内依托工商联凝聚爱心企业合力。县内爱心企业河南嘉鸿鞋业积极响应,为睢县社会扶贫捐赠了价值760多万元的运动鞋服,成为睢县社会扶贫行动开展以来捐赠最多的一家企业,为睢县社会扶贫事业开展赢得了“开门红”。随后,腾润鞋业、百盛鞋业、若男佳人服饰、安琪酵母、天润饮品等县内企业纷纷参与……爱心物资源源不断地汇聚到全县各乡镇“心连心”社会扶贫超市。

为调动睢县籍在外成功人士的巨大力量,睢县相继成立了郑州、北京睢县商会,并不断开拓其他大中城市家乡人脉资源,依托亲情、乡情、友情,发挥“人缘、业缘、地缘”优势,因势利导开展联谊活动,增强在外成功人士的家乡情结,推动“家内外成功人士”的合作交流,持续动员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随着联谊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入,分布全国各地的睢县籍在外成功人士纷纷捐款捐物。

截至目前,睢县“心连心”社会扶贫超市已接收捐款捐物合计2801万元,惠及5000多户1.5万多名贫困群众。

“积分制”化解“帮扶难”

全县20个乡镇“心连心”社会扶贫超市建成后,如何科学有效运用社会帮扶物资成为棘手的问题。

本着“有钢用到刀刃上”的思想,睢县采取每月给贫困户(兜底户)充30分基础分、70分奖励分的办法,制订了“积分制”帮扶方案。

贫困群众通过打扫卫生、参加劳动、邻里和睦等方式获得奖励,每周由村责任组组长、驻村第一书记检查评比,发现好逸恶劳、酗酒赌博、搞封建迷信等情况,要从中扣分。每月凭累计积分充值卡(券)到所在乡镇“心连心”社会扶贫超市领取所需物品。

在周堂镇“心连心”超市,记者看到手持积分卡来挑选物品的贫困户络绎不绝。“我们要积极发动群众获取积分,不然我们这个超市的物资就可能被其他乡镇的群众领走。”周堂镇党委书记刘克伟介绍,贫困户手中的积分卡全县通用,哪里的群众积极性高就会受益更多。

“‘积分制’重在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凭劳动表现积分,不仅打消了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而且能够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脱贫志向,有效解决帮扶难和难帮扶的问题,同时为文明乡风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冉燃说。

“手挽手”拓宽“脱贫路”

为贫困群众建立稳定就业增收渠道是睢县实施社会扶贫最有力的一环,其抓手就是“百企帮百村”和“百凤还巢”工程。

在睢县潮庄镇胡寺村村头的河南嘉泰鞋业记者了解到,该企业是该县产业集聚区河南嘉鸿鞋业的鞋面配套生产基地,就地解决就业岗位260多个,人均月工资2000元以上。

睢县引导各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实施企村帮扶,如多企帮一村、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商会帮扶若干村等形式。目前,睢县已有212家企业与118个贫困村结对,投入资金3615万元,共实施帮扶项目332个,受益群众3万多户。全县已归档建立700多名“睢县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信息库”,先后引导360多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创办企业、合作社1023个。

为惠及更多困难群众,睢县将社会帮扶对象由原来的兜底户扩展到五保户、残疾人、无劳力的特困户、困难学生等12112户,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36.2%。

在社会帮扶力量的支持下,睢县先后实施“美丽庭院”改造403户,资助贫困生520人次,建立“心连心书屋”61个,开展志愿父母结对帮扶430人次,108家企业入驻乡镇扶贫车间,建立“巧媳妇”工程示范点77个,实施“情暖夕阳”帮扶敬老院集中供养老人612人、分散供养535户550位孤寡老人。

“严管理”确保“实打实”

“社会捐赠关键要公开透明,要确保社会捐赠物资一分一厘都用在贫困群众身上,让公众清楚每一分钱的去向。”冉燃说。

为把握这个关键点,睢县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捐赠物品直接进入“心连心”社会扶贫超市。捐赠资金全部委托县慈善总会收取,统一管理使用,根据配货方案统一配货,各乡镇“心连心”超市采取扫码进出库、实名积分卡领取,做到收支有据、手续完备、进出有序、账目清楚、安全可靠。

制度的执行离不开严格的监管。为做到每一笔捐赠可追溯、可倒查,杜绝虚报挪用、优亲厚友等不良现象发生,睢县纪检、审计等部门每半年要对捐赠物资使用情况进行一次专项审计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社会扶贫是构建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多点发力、凝聚众力、形成合力。通过调动社会各界助力脱贫攻坚这种形式,既给社会爱心人士搭建了一个奉献爱心的平台,又切实解决了社会帮扶‘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还能够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我们将继续努力,让奉献爱心、扶贫济困的力量越来越强。”冉燃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睢县   贫困户   社会   心连心   在外   全县   美文   鞋业   乡镇   贫困   群众   物资   积分   力量   超市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