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打工生涯

还记得那是一九九二年正月初二上午10.30,我满怀信心,精神十足,我坐上了南下苏州的列车,四川与苏州两千多公里,我整整坐了三十多个小时,那时候没有快车,全是绿皮车,慢车,终于在初四零时到达苏州,这时心情,十分激动,我终于从大山中走出来了,来到了人们仰慕以久的苏杭二州的苏州,刚到苏州的时候,踌躇满志,定要在这里闯出一番名堂,虽然现在没有很大的成就,但长达几十年的打工生涯,现在也算是新苏州人,刚到苏州的时候没有合适的工作,我进了一家木工,那时打工的人很少,我可能算是改革开放后到江南打工的第二批吧,这家木工厂,是承包厂,原先是村办企业,后来叫别人承包了,效益不好,每天工作十二小时,做了一个多月该给我们发生活费了,我们去领生活费,一分钱都没拿到,会计说,效益不好,厂里没有钱,当天晚上我们所有工友都没吃晚饭,叫厂里的人来看,没钱买米,第二天都没有上班,这就意为着摆工,后来我们和厂领导几番争论后,最终的商量结工资走人,那时候一个月工资600多块钱,这就说明没有工作了,没有工作,只好另寻出路,有一个星期的时间都在找工作,后来在老乡的介绍进了一家食品加工厂,厂里效益还可以,工资也过得去,全厂有七八十个工人,整个厂里外地人加上我只有四个人,别的全是本地人,工资待遇自然会好一点,刚进厂都不习惯,本地人说话又听不懂,听不懂话,干起活来很累,打个比方吧,他们苏州话把吃饭叫k饭,我们叫夹菜,苏州话叫街菜,把睡觉叫昆哥,当时的感觉好象我们也经出国了,在和外国人交谈,真的说句话感觉好困难,还好这家工厂待遇还可以,就这样总算稳定下来了,做了一年多,我回四川老家把老婆带过来,也跟我进了同一家食品厂,我夫妻二同甘共苦,在这家食品厂一干就是十七年,在后来条件成熟了,我们把两个孩子也接过来了,现在苏州有房,有车,我认为不管你在那个厂里工作,最主要有二点,1,肯干,2,时间要长,现在的年轻人进总是先讲工资有多低,没有那个厂你一进厂就能给你很好新资待遇,因为老板没有看到你的实力,你刚进厂工作不熟练,又没有技术,工作环境又不习惯,只要时间长了,学到技术,工作熟练,你的工资就会慢慢的涨上去的,最后,借用一句名言来结束今天的话题,只要你脚踏实地干,面包总会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食品厂   村办   苏州   厂里   本地人   木工   生活费   美文   效益   待遇   生涯   工资   不好   习惯   小时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