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第七段(孝字论心不论事)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何许人也?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子游是字,少孔子四十五岁。孔门十哲之一。

作为孔子的出色的学生过来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的回答自然跟那些王公贵族的回答不同。

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顺,就是能够养活父母,照顾父母的起居。就连养狗和养马也能做到给他们足够的食物,好好养活他们。如果内心没有敬重,那和动物有什么区别。

孔子认为他那个年代人们不知道什么叫孝顺,但是他说的和现在的情境却差不多。儒家是认为远古时代是绝对美好的,之所以现在不好,必然是和好的对比,而美好的必然是在上古时期。

其实孔子不过是面对当时的价值观丧失的社会环境,人们或许不能给父母提供优质的生活条件,但即使是粗茶淡饭只要在送过去的时候心存敬重,这就是孔子认为的孝。所以这样就和社会环境没有关系,既然我们是区别于动物的人,就应该在尽力满足物质条件之后还要保证内心的真诚。

客观条件是人很难选择的,但是人心的尊敬才是唯一自己可以决定的。孔子在这里说话很重,可见当时的社会人们价值观的丧失非常严重,人们认为孝不孝顺没有什么差别,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但是如今这个时代,在我们掌握了所有的历史之后,我们真正明白什么叫孝顺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儒家   犬马   论语   孔子   粗茶淡饭   人心   王公   起居   敬重   上古   美文   价值观   内心   父母   美好   条件   动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