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茶濯心尘

一杯清茶濯心尘


很多时候,喜欢一样东西无需太多理由,例如赏花,或是观鸟,而我则独爱以蕴含淡淡草木香气的竹叶泡茶。比不上名品茶叶的珍稀昂贵,只需一只简单剔透的玻璃杯,连同泡茶的心情随意将竹叶放入,再注入滚开的水即可。不过片刻,经过简单烘焙的新鲜竹叶便如同梦中初醒的美人,无比慵懒地伸展身姿。有时随水漂浮,有时如重获生命般慢慢舒展开,如同干枯的心灵重获润泽,便缓缓沉入杯底。渐渐的,杯中水便染上了沁人心脾的绿,由若有若无的淡,转向逐渐晕染开来的浓。


一杯清茶濯心尘


第一次饮到以竹叶泡的茶,是在某地深山的一间茶肆。小小的院落,雅致的布局,桌椅墙壁皆以青竹搭成。门外亦是成片翠竹,昂扬舒畅地伸展着身躯,没有鸟鸣,没有花香,只有风儿拂过层层密密的竹叶,仿佛低语着行过千万里之外的心事。茶肆主人是位年迈的婆婆,优雅的面庞上带着淡然的笑意,见我进门,只略略起身作为招呼。我本也是随性漫步,找个地方歇歇脚,便挑了张桌子坐下,向婆婆讨要餐单。婆婆却笑着摇摇手,不多时送上一碟松子、一杯清茶。我随意拿起杯子,便觉茶香不同寻常,细看时才发现那并非茶叶,而是竹叶。


一杯清茶濯心尘


我好奇地呷了一口,忽而一股若有若无的清香涌入身心,满口盈香,宛如清泉之泽,又似晨露之润。那芬芳的香气宛如有着生命般在体内游走,蕴含着自然的清新气息缓缓而下,直至四肢百骸,荡气回肠。再饮一口,恍如清风拂面,浸润心田,足以令人忘却俗世烦恼、远离红尘喧嚣。

这一刻,便赋予此行深意,并非寻常入山度假,而是了然一种人生的品味。


一杯清茶濯心尘


单从茶字看来,“人”嵌于草木之间,相和共生;也有种说法,若抛开人字,茶便是非草非木、亦草亦木,即所谓一种中性的存在。总说人生如茶,大概就是说人生向往的一种中庸。众多茶品中,以竹泡茶,便如同飘然居于深山的隐士,是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的气节,是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毅,是白居易“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的风致。它淡适而脱俗、清高而平和,更似有了灵性,在碧波荡漾的杯中释放最原始的芬芳,在水雾氤氲间丝丝缕缕地弥漫香气。品上一口竹茶,我恍若置身于清幽的竹林间,身侧满是竹叶雨露的淡雅甘甜,夹杂着晚风润泽的气息,似乎令生命摆脱了虚荣浮躁,感悟到与自然万物融合共生的超然。


一杯清茶濯心尘


杯中竹叶有沉有浮,正如我们起伏不定的人生,在外界庸扰中尽情绽放。沉下去的是过去之怨,浮起来的是明朝希望,沉浮起落间韵味悠长。也许正因为凡尘俗世纷扰太多,在奔波劳苦中迷失了自我,忘却了那些美好与安宁。苍茫人世中,我们岂非正如这杯中的竹叶。饮茶的人并不会去关注每片竹叶,正如不会关注留心芸芸众生中每个人,但这并不妨碍每片竹叶静静地在水中舒展开来,于飘渺沉浮之间抵达相融之和谐。也许这才是竹茶之于人生的至高境界。

一杯清水,溶入竹叶便成了茶;正如流年岁月中的我们,拂去心灵上些许点落的尘埃,高洁如竹,淡泊如茶。


一杯清茶濯心尘


END
图片 | 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浮起   百骸   竹林   铅粉   风致   竹叶   清茶   草木   深山   美文   香气   芬芳   婆婆   茶叶   气息   生命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