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不同,景色不同,心境也不同

角度不同,景色不同,心境也不同---陈嵩洋

可爱的刀刀狗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对于不会飞的癞蛤蟆来说,我们飞的越高,它看我们就越渺小。”

角度不同,景色不同,心境也不同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认为世上的一切都是为我我们自己而存在,总是以我们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但是,凡事都有多个角度,从不同的角度看来,一个事物可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面,就像一个物体运动与否,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而不是它在你眼中的样子。

角度不同,景色不同,心境也不同

对于不会飞的癞蛤蟆来说,我们飞的越高,它看我们就越渺小。这句话其实就说明了一个观察事物角度的问题,或者准确地说是境界的问题。比如说,美术馆中的一幅名画,如果让一个乞丐来看,他或许会觉得这幅画很值钱,但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这幅画值钱,更不明白这幅画的价值所在;但如果让一个艺术家来看,那这就是一幅无价之宝。在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当尼德兰问阿龙纳斯教授珍珠是什么的时候,阿龙纳斯教授给了他这样的回答:“对于诗人来说,一颗珍珠就是大海的一滴眼泪。

角度不同,景色不同,心境也不同

对于东方人来说,它就是一滴凝固的露珠。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它是一种椭圆形的宝石,作为装饰在她们的手指、脖子或者耳朵上散发着珍珠的光芒。对于化学家来说,它是带有一些胶质的磷酸盐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最后,对于博物学家来说,它不过是一种双壳类软体生物分泌珍珠母器官的病态分泌物。”这段话虽然看似把珍珠的价值一下子贬低了,但是却非常真实地写出了珍珠在不同人眼中的样子。这就是一个事物从多个角度看起来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角度不同,景色不同,心境也不同

让我们重新看一下标题,标题中癞蛤蟆之所以认为是飞起来的东西变得更渺小了,是因为它根本想不到会有东西能够在天空中飞翔。这不仅仅是观察的角度问题,更是一个人观察事物境界的问题。癞蛤蟆没能达到那种境界,因此也不会明白真相。

角度不同,景色不同,心境也不同


人们常说认知有四种境界,从低到高分别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之所以“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境界最高,就是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你的习惯。

角度不同,景色不同,心境也不同

观察事物不能只从一个角度看,要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得到真相!

角度不同,景色不同,心境也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飞起   博物学家   角度   磷酸盐   癞蛤蟆   值钱   美文   渺小   景色   心境   真相   事物   境界   样子   教授   东西   价值   标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