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茶的发展和对茶叶的影响

贡品这个词除了说明他的供给双方也代表着品质优良,同时也说明这个物品被统治阶级所认可,一方面对地方来讲,高品质和对生产工艺的严格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个产业的进步。一方面政府的关注会引来更多的人了解这个产品和进而扩散这个产品的群体。茶叶作为贡品从西周开始走进上层社会,这一制度断断续续的延续到了清末。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它的具体进程。西周武王伐纣的时候巴蜀地区作战有功被封为诸侯,诸侯的职责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当时的贡品更像是一种税款,是必须缴纳的物品,否则将面临天子或者天子指派诸侯的攻伐。巴蜀的贡品里包含茶叶,并被周王室当作祭品使用,可见其认可程度。这为后来茶叶源头在巴蜀的说法提供了文字依据,另外,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也促进的巴蜀茶叶的传播。

唐代朝廷直接设置了贡茶院,安史之乱以后,皇帝对地方节度使的控制力下降,西北少数民族更加轻视皇帝,整个北方的战乱导致生产业和商业凋敝,人口大量向南转移,随之经济重心南移,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770年,朝廷在湖州顾渚山设立历史上第一个国营茶叶厂。陆羽的《茶经》里面曾评价,顾注紫笋为“茶中第一”,贡茶厂的建立为浙江茶叶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贡茶的发展和对茶叶的影响

宋朝最有明茶贡茶院为:福建凤凰山的北苑龙焙。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朝廷特颁置龙凤模派贡茶特使到北苑造团茶,以区别朝廷团茶和民间团茶。片茶压以银模,饰以龙凤花纹,栩栩如生,精湛绝伦。从此,宋代贡茶的制作走上更加精致、尊贵、华丽的发展路线。宋代的贡茶在当时人的心中已不仅仅是一种精制茶叶,而是尊贵的象征。宋代的贡茶和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不仅促进了名茶的发展、饮茶的普及,还使斗茶之风盛行,出现了无数优秀的茶文化作品,也促使了茶叶对外贸易的兴起。


贡茶的发展和对茶叶的影响

元朝的统治者由于是少数民族,对于茶叶发展产生了一定阻碍。只在1299年在武夷山四曲设立了贡茶院。但是这一贡茶形式没有停止,为武夷山茶叶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明朝初期的贡茶量有所减少,仅在福建武夷山设置小型贡茶院,并且由于团茶制作耗时耗力,为了减轻民间疾苦,明太祖朱元璋下诏,明代贡茶取消团茶,改为散茶,也就是我们今天饮用的这种茶叶。明太祖第十六子宁王朱权为饮茶爱好者,并著有《茶谱》一书,其中对散茶的益处用了很多的笔墨。这应该就是影响朱元璋修改制茶工艺的另一个原因。后来到了隆庆初年开始,由于官员贪污腐败,无限制的私下追加贡茶的数量,导致百姓苦不堪言。这或许是茶叶作为政府税收对人民生活造成影响的开始。

清代,茶业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著名的茶区和茶叶市场。如建瓯茶厂竟有上千家,每家少则数十人,多则百余人,从事制茶业的人员越来越多。清代历朝皇室所消耗的贡茶数量是相当惊人的,全国七十多个府县,每年向宫廷所进的贡茶即达7000千克。这些贡茶,有些是由皇帝亲自选定的。如洞庭碧螺春茶,是康熙第三次南巡时御赐茶名;西湖龙井,是乾隆下江南时,封为御茶;其他还有君山毛尖、遣定云雾茶、福建西天山芽茶、安徽敬亭绿雪、四川蒙顶甘露等。这些被皇帝们喜欢的茶叶至今都是传世名品。茶叶历经千年的发展,随着道教的兴起,佛教的发展,禁酒令的频繁发布,诗词的推崇,经济的发展,贡茶的兴起衍生出来了诸如:绿茶、红茶、砖茶、黑茶、白茶等制茶工艺。一片小小的茶叶,在中华历史的进程中总能有其一席之地。经历千年岁月的洗礼而屹立不倒,茶叶倒是少有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武夷山   茶叶   贡品   西周   作战   初年   江南   茶厂   王室   福建   宋代   朝廷   诸侯   美文   皇帝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