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接待礼仪,边边角角都考虑到位

今天在学习《古文观止》的时候,学习了一篇散文名叫《单子知陈必亡》,讲的是周定王的公卿单襄公到宋国访问,途中路过陈国。

看到野草塞路,难以通行。迎送宾客的官员不在边境,主管路政的司空不巡视道路,湖泊不设堤坝,江河不设桥梁,田野有露天堆集的谷物,农场的农事也是还没有做完就被搁置在了一边,道路两边没有树木,已经开垦了的田地却像块荒草地,膳夫不向宾客供应粮食,司里不把宾客接进客馆,国都里没有旅店,老百姓要去替夏氏修筑楼台。到了陈国国都,陈灵公和大夫孔宁、仪行父头戴着楚国的帽子前往夏姬家,把宾客丢在一边不接见。

于是在回到周朝后,向周王预言陈国必亡。单襄公历数陈国种种违背周先王礼教法制的行为,以此作为预言的根据。通过陈国四个方面的问题来预判陈国会灭亡,一是:废弃先王的教导二是:废弃先王的法制三是:蔑视先王的使者四是:违反先王的禁令,还在第四个方面提出了“天道赏善罚恶”的思想。结果在周定王九年的时候,陈国真的被楚国所灭了。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到,单襄公确实是一位见微知著,很有远见的政治家。这篇文章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周朝接待使者流程的要求,在第三段,蔑视先王的使者中引用了《秩官》中的节选,原文是这样说的:“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涂,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飧,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各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使,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

大致意思是说:对等国家的宾客到来,关尹要上报国君,行理拿着符节去迎接,候人负责引导宾客,卿士出城去慰劳,门尹打扫门庭,宗伯和大祝陪同宾客进行祭祀,里宰安排住处,司徒调派仆役,司空巡察道路,司寇盘查奸盗,虞人供应木材,甸人堆积柴火,火师监管门庭的火烛,水师督察盥洗诸事,膳宰送上熟食,廪人献上谷米,司马拿出喂牲口的草料,工匠检修客人的车辆,各种官吏都按照自己的职责来供应物品,宾客来了,如同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因此宾客不论身份高低,没有不感激盛情的。若是尊贵国家的宾客到来,就派高一等的官员去款待,态度更加恭敬。若是天子的使臣到来,那就派各部门长官亲自照看接待事宜,派上卿加以监督。若是天子来巡视,那就由国君亲自监督照管接待事宜。从上面的描述来看,从使者进入国境到休息,整套流程就是要达到宾至如归的感觉。从边境官员上报国君,到工匠检修车辆,整个过程单是具体的官职就有十一个具体的任务细分,接下来是8个不同岗位的匠人也进行了具体的责任说明。

这也就能理解为啥孔老夫子,一直提倡要:复礼。在周朝以前,不管是农林牧渔还是个人的品德操守,都有非常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大家都按照这个来执行,就可以免除祸患。人民也就可以免除诸侯纷争之苦。


周朝的接待礼仪,边边角角都考虑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周朝   国宾   国君   楚国   司徒   司马   边边角角   先王   门庭   水师   工匠   宾客   美文   使者   司空   官员   礼仪   道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