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不清忧为清,谁之错

好久没带着孩子出来逛逛,都被没完没了的事情耽搁。一直就想找个短暂的时间,趁着秋意不浓、气温尚好的日子,到外面转转,让孩子在自然风光中享受难得的那份快乐。

短暂的时间,选择的也只能是周边地域。周边的选择有很多特色,不同的景观、不同的人文、不同的引领,旨在想领略什么,从中乐于什么。

给了孩子一些提示,孩子没什么更好的选择,就想去乐园之类的地方。没法选,还能满足孩子的欲望,想好了便出发。

其实,在孩子作答前心中早有去向,只是有些尊重的考验考验孩子而已。重要的是想听听孩子的意见,到底孩子对自然的认识和对待自然的一种观念是什么,去向主动权还在我手中。

人说水是最有灵性的东西,孩子向来喜欢水,就想去有水的地方,感受一下人与自然的灵性。

古镇那条出了名的河,闭上眼都能想象他的美丽和宁静,只是好些年前在那个地方呆过几年,后来少有再回去。爱刷抖音,不经意间刷到古镇河里新修了一道景观乐园,甚至成了网红打卡地。

很多次在视频里看到河中景观,实在是那种人文与自然之美吸引着自己,总想一睹为快。

顺着熟悉的路,感觉一切都生疏了许多。路宽了,也直了,两边绿化好了,改造得越来越有些风味起来。山还是那个山,只是树林茂密了很多,满绿收尽眼底舒服极了。

半小时驱车就到了古镇。停好车,径直来到河边。

孩子兴奋起来。站在上面,横断河中的景观如一朵朵水上浮莲绽放,哗哗的水声有如动听的乐章。伴着乐章,已有很多人行走在浮莲之上。远远看去,像是镶嵌莲中的一根根枝条。

孩子急着下去,脱了鞋一个劲地拉着向前。

跟着孩子,仿佛自己也像个孩子似的,一起戏起水来。

孩子顾不了那么多,直接把衣服脱了,坐在景观道上,任由流水冲洗。

人来人往,不少孩子已经光着屁股,坐在流过的水上,快乐着的戏水。

不知是精神敏感,还是一种特别的反应,孩子们弄起的水带着股难闻的腥味,不时地从鼻边吹过。再仔细看看从上往下流的细水,明显地看得出不是原来的那种清澈透亮,带着点清爽,而是有些褐里带暗绿,少了许多清新的质感。

我的兴趣一下子全无。水流过脚底,不再是那份难得的亲近,突然间生分起来。

生分是怀疑水的质地变了,会不会对身体带来何种危害。那种不自在和矛盾顿上心头,再无玩下去的心情和兴致。

说来也怪,原来在河边,水流过的石头长的青苔都是绿的,再仔细看看如今流过水的石头上,留下的尽是褐绿色的苔,如若叫青苔恐怕会伤害了青的名。

我的兴致并没有扫孩子的兴,依旧玩得开心快乐。只是当孩子玩的时候我内心不免多了份担忧,不知道这种颜色的水是否有毒,是否能够确保对人体不会有侵害。

到了晌午,太阳实在太大,受不了秋后太阳的暴晒,加上肚子开始饿了起来,动员孩子回家。

对于孩子来说,这确实是个难得的天然乐园,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享受到的是纯天然的这种快乐。于我而言,孩子越不想走,内心越有些沉重,并多了几份不明的担忧。

很早时候,这河里的水人们均可直接饮用。清清的水,透过脚背不但舒服,在蓝天映衬,水天一色真可谓绝美之至。

回来的路上,孩子还陶醉在水的梦幻里,而我却陷入在一种莫名的思绪中。

我们要绿水青山,就是不断创造宜居的人居环境。山美水美,风景如画。似乎这当中人们更忽略了一个自然生态的问题,只知道养眼,却往往忽视了让我们的嘴和肚子也能像过去一样,无所顾忌,自然的亲近和自然的享受。

看得好看了,吃得应该更安全,呼吸的空气更加洁净。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不只是要创造美,更应回归美和安全。

一路上就想,那么美的地方,却有那种水的颜色,真的特别的遗憾。只是孩子不懂事,不明白这水到底是好是坏,至于后果谁也不会知道。难怪有些时候人们只图一时之乐,很容易忽视结果。

人们追求美、爱美都是对美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态度。无论是天然的还是经过人们改造的,在这个过程中,应保障各种自然存在的协调和可持续,千万别顾此失彼。

清水不清应清源溯本,才能彻底打破人们的顾虑,才能还自然本来的面目,让人们在享受自然的过程中,真正享受安全,享受生活真正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生分   青苔   河里   灵性   乐章   去向   古镇   美文   水流   兴致   景观   自然   孩子   乐园   地方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