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记忆

近四十年前,我不到十岁,哪时还没有卖风筝的。

卖风筝的最初出现应该在上世纪八五、六年以后了吧?

记得有同学家爷爷做的蝴蝶风筝真漂亮,花花绿绿的,煞是好看,让人艳羡不已。

写作真好,让我回忆起很久以前的情(场)景,逐渐清晰,仿佛在昨天……

十岁不到的我,开始仿制最简单的蝌蚪风筝。

现在想起来,也可以叫龙风筝,因为尾巴很长。但是约定俗成,都叫蝌蚪风筝。我想,叫龙风筝是犯忌讳的,不象现在,许多禁忌传统已经被百无禁忌取代了。

哪时材料和工具都是缺乏的,用的牛皮纸是水泥袋的里衬,忘了是垃圾堆捡的还是问别人要的。

首先做竹条骨架,用锯子锯,斧子或菜刀砍竹片,用细铁丝或白线捆绑,裁剪好纸,用浆糊粘。

细铁丝可以在煤炭中捡到,对我来说,是当时不可或缺的物资材料。

浆糊用白面加水在灶火上搅拌,火候要把握好,熟了就不粘了,只能去喂鸡了。

做好以后要提在手中先看头部和前面部分的平衡性,歪了就要在轻的一面粘纸,直到呈完全水平。

大概制作过程就是这样的。做出来的最初五、六米长吧,要在试飞中逐渐加长。

线在供销社买,单股最其码并成双股、三股。钓鱼线最好了,但是太贵了买不起。

绕线滚也是自己制作,用粗铁丝和木头,当时我力小,用钳子钳粗铁丝还是有点费劲的,需要用锤子捣。

哪些年只在春天放风筝,在田地、野草地里放风筝。

网上找不到相似的风筝图片,用我收藏的小人书图片代表哪个年代的近似记忆吧!

风筝的记忆


风筝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风筝   灶火   竹条   锯子   竹片   百无禁忌   小人书   约定俗成   斧子   浆糊   蝌蚪   放风筝   铁丝   美文   最初   记忆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